首页> 全部小说> 现代言情> 场景下的情绪延伸

>

场景下的情绪延伸

半盏清茶煮春秋著

本文标签:

来源:知乎问答   主角: 李化龙孙太白   更新: 2022-09-19 21:27:20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李化龙孙太白《场景下的情绪延伸》讲的是氛围,可以理解为“场景下的情绪延伸”,画面,可以理解为“信息引导产生的联想”……想塑造一个场景,首先得“了解”这个场景我习惯将“场景”划分为三个需要注意的核心,即“人”“事”“景”……人即人物,

精彩节选


氛围,可以理解为“场景下的情绪延伸”,画面,可以理解为“信息引导产生的联想”。
……想塑造一个场景,首先得“了解”这个场景。
我习惯将“场景”划分为三个需要注意的核心,即“人”“事”“景”。
……人即人物,包含人物塑造,人物目标,人物设定,行为,对白,关系,魅力,情绪。
时即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景即环境,时间,地点,一言以蔽之,场景中的背景板。
不论是任何场景,本质都是围绕着此三者进行设计,包括所谓的“画面”与“氛围”。
……这里拿《聊斋》举例,随便找几个篇幅简短的,如“野狗”。
于七之乱,杀人如麻。
乡民李化龙,自山中窜归。
值大兵宵进,恐罹炎昆之祸,急无所匿,僵卧于死人之丛,诈作尸。
兵过既尽,未敢遽出。
忽见阙头断臂之尸,起立如林。
内一尸断首犹连肩上,口中作语曰:“野狗子来,奈何?”
群尸参差而应曰:“奈何!”
俄顷,蹶然尽倒,遂寂无声。
李方惊颤欲起,有一物来,兽首人身,伏啮人首,遍吸其脑。
李惧,匿首尸下。
物来拨李肩,欲得李首。
李力伏,俾不可得。
物乃推覆尸而移之,首见。
李大惧,手索腰下,得巨石如碗,握之。
物俯身欲龁,李骤起,大呼,击其首,中嘴。
物嗥如鸱,掩口负痛而奔,吐血道上。
就视之,于血中得二齿,中曲而端锐,长四寸馀。
怀归以示人,皆不知其何物也。
如“狼三则”中的第二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
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如“山魈”。
孙太白尝言:其曾祖肄业于
南山柳沟寺。
麦秋旋里,经旬始返。
启斋门,则案上尘生,窗间丝满。
命仆粪除,至晚始觉清爽可坐。
乃拂榻,陈卧具,扃扉就枕。
月色已满窗矣。
辗转移时,万籁俱寂。
忽闻风声隆隆,山门豁然作响。
窃谓寺僧失扃。
注念间,风声渐近居庐,俄而房门辟矣。
大疑之。
思未定,声已入屋,又有靴声铿铿然,渐傍寝门。
心始怖。
俄而寝门辟矣。
急视之,一大鬼鞠躬塞入,突立榻前,殆与梁齐。
面似老瓜皮色;目光睒闪,绕室四顾;张巨口如盆,齿疏疏长三寸许;舌动喉鸣,呵喇之声,响连四壁。
公惧极。
又念咫尺之地,势无所逃,不如因而刺之。
乃阴抽枕下佩刀,遽拔而斫之,中腹,作石缶声。
鬼大怒,伸巨爪攫公。
公少缩。
鬼攫得衾,捽之,忿忿而去。
公随衾堕,伏地号呼。
家人持火奔集,则门闭如故。
排窗入,见状大骇。
扶曳登床,始言其故。
共验之,则衾夹于寝门之隙。
启扉检照,见有爪痕如箕,五指着处皆穿。
既明,不敢复留,负笈而归。
后问僧人,无复他异。
……因为都是文言,阅读起来可能有些吃力,所以我简单解释一些这三个例子。
首先是“野狗”。
开篇说明时间,背景,“于七之乱,杀人如麻。”
这里的“于七之乱”指的是清顺治年间发生在山东半岛的一场农民起义,起义军领导叫“于七”。
这里特别强调“杀人如麻”表示世道混乱,兵匪横行。
这个背景下,有个叫“李化龙”的乡民为了躲避战乱跑进了山里,打完仗才回乡。
然而在回乡的路上意外遇到了“官兵”在夜间行军。
这个李化龙担心自己被官兵“杀良冒功”,于是躲进了路边的死人堆,伴作尸体。
官兵过去之后,便看见周围缺头断臂的尸体纷纷爬了起来,其中一具口中说着“野狗子要来了。”
其他尸体都很慌张,大都在说:“怎么办?
怎么办?”
实在没办法,这些尸体又重新躺下装死,一片寂静,李化龙吓个半死,正要逃,却看见一个怪物。
这怪物长着野兽的脑袋,人的身子,趴在那里啃人头,一个接一个地吸脑浆。
李化龙非常害怕,就把头藏在别的尸体下面。
很快,怪物就到了李华龙身边,拨弄着他的肩背
,想找到他的脑袋,李化龙使劲往尸首下面钻。
怪物于是推开覆盖在上面的尸体,这下李化龙的头便露了出来。
李化龙害怕极了,慌乱间摸到一块大石头,有碗那么大,把它握在手里。
怪物刚准备啃咬李化龙的脑袋,李化龙突然跳起身来,用石头猛砸怪物的头部,打中了怪物的嘴。
怪物像猫头鹰似地号叫了起来,捂着嘴带着痛逃走了,把血吐在了大路上。
李化龙就近去察看,从血中捡到了两颗牙齿,牙齿中间弯,两头尖锐,有四寸多长。
李化龙把牙齿带回去给大家看,却都不知道是什么怪物。
这个故事并不复杂,内容本身基本也就相当于一个“小场景”的刻画。
人物主体为“李化龙”,同时也是故事的核心主角,配角则是“官兵”、“尸体”、“野狗子”。
起因是李化龙下山回乡遇到官兵,害怕被牵连于是躲进死人堆。
经过与反转是官兵走过去之后,李化龙还没来的跑就发现周围尸体都是活的,还能开口说话。
这些尸体似乎惧怕某种叫“野狗子”的怪物,想跑却没地方跑,只能躺在地上装死。
结果是野狗子果然出现,啃咬尸体,等轮到李化龙的时候,他慌乱反击,打跑野狗子,得到牙齿。
姑且不提这篇短文中批判讽刺意味,单说故事和场景本身。
他的氛围与画面,并不在于多么细腻的描写,而是尽数集中在“李化龙”的个人经历上。
首先给读者一个大致的故事背景,让读者能够有所联想。
农民起义,官兵镇压,杀人如麻,夜路下山。
路旁满是残肢断臂,为躲避官兵,李化龙只好躲进死人堆,这个简单的背景突出了一个“悬念”。
悬念源于“危机感”,担心李化龙此人会不会被官兵发现,会不会遭灾。
这种危机感引动了读者的情绪,然后被这个“场景”放大。
紧接着,官兵离开,危机解除,不等心情放松下来,更惊悚的一幕出现了,尸体爬起来在说话。
通过这个“反转”,“危机感”升华成了“恐惧感”。
忽见阙头断臂之尸,起立如林。
内一尸断首犹连肩上,口中作语曰:“野狗子来,奈何?”
群尸参差而应曰:“奈何!”
蒲松龄没有给你长篇大论的描绘这个场景,但你读到这里的时候
,脑子里却自然有了“画面”。
夜色之下,你躲在死人堆里,这时候身旁阙头断臂之尸爬起,站立如林。
你趴在地上瑟瑟发抖,但却无“尸”理会。
这些尸体聚集在一起,商讨着“野狗子来,奈何?”
,群尸应和“奈何!”
“奈何!”

这种画面,是因为“读者”的联想,脑补,此时“氛围”已经被拉了起来。
紧接着,这些尸体忽得趴下重新装死,野狗子果然出现。
因为“尸体”们对“野狗子”的恐惧,导致原先的“恐惧感”“危机感”更加被放大,升华。
这时候野狗子挨个点名,“危机”步步逼近。
读者此时的“情绪”和“联想”已经完全被调动,直到“野狗子”停在“李化龙”身前。
此时,故事节奏骤然加快,情绪骤然释放。
野狗子扒拉着李华龙的身体,想找他的“头”,李化龙拼命往死人堆里钻,藏起自己的“头”。
然而野狗子一把推开上面的尸体,李化龙的“头”露了出来。
此时生死一线,李化龙摸到屁股下面有块大石,举起来就砸在野狗子头上,击中了野狗子的嘴。
野狗子吃痛之下慌忙就逃,逃跑的路上吐出一口老血,还崩掉两颗大牙。
李化龙的危机得到解除,他找到野狗子的牙,拿回去给村里人看,村里人却也不知道这是啥怪物。
当李化龙拿起石头开始反击的时候,氛围感也就淡下来了,因为氛围感的任务到这里已经结束了。
……狼三则和山魈基本跟野狗是一脉相承的写法,结构也都很类似。
相比之下,狼三则的氛围更足。
因为他的危机感更加真实,形象,主要反派“狼”也更加狡诈,生动,凶狠,且富有攻击性。
野狗子的故事中,不管是官兵,尸群,野狗子,都没表现出“必杀”的凶狠感。
最近距离的威胁“野狗子”更像是一种“不知情”。
说不准最后死人堆里跳出个大活人出来,反倒还把野狗子给吓了一跳,落荒而逃。
但狼三则的矛盾更加尖锐,从一开始就摆明车马的“你死我活”,是一种纯粹的“狩猎”模式。
包括最后故事的结局,也必然是以一方的“死亡”“消灭”而告终。
再加上“狼”这种事物虽然看上去没有“尸群”“怪物”那么恐怖,但更加突显“真实”

而“山魈”的铺垫更长,悬念更足,刻画更加细腻。
山魈的故事中没有“反转”,但前期悬疑的部分却着墨更多。
所以,你看山魈的故事,他就是孙太白住进寺庙,然后晚上遇见了“山魈”,猝然反击最终得救。
孙太白上山读书,中途回家,进门之后桌子上的灰尘,墙角的蜘蛛网都刻画得很细。
一直到半夜里睡不着,寺庙里忽然刮起大风。
孙太白的心理描写,猜测寺庙僧人没有关好门,风刮到门前,门外的脚步声。
这种“娓娓道来”的充分细节刻画,层层推进的描写,都要比野狗和狼三则更加的细腻,详实。
山魈中作者给出的信息量更多,更细,所以相对而言,读者联想出来的“画面”更加明确,清晰。
但相对而言,故事本身的跌宕起伏,却要比前两者更“平”一些,会让觉得没有前两者那般精彩。
……氛围感和画面感,都是不可强求的写法,因为氛围源于“情绪”,画面源于“信息”。
一本小说中不可能所有“场景”都追求氛围,画面。
至今为止,没有哪一本小说可以做到书中每一个场景都能烘托出强烈的氛围,名著也不行。
场景中有负责塑造人物,有负责说明因果,有负责推动故事,各司其职。
氛围,仅仅是在突入以“情绪”为主的场景式才有呈现的基础。
如果你是一个交代事件,亦或者过渡性质的场景,刻意去强求氛围,那就纯属本末倒置了。
有些场景追求的是幽默有趣,有些场景追求的是跟随剧情思考,有些则纯粹是为了讲清楚故事。
这些场景追求,可以说是作者的目标,你要区分清楚想要什么,千万不能一概而论。
……同样拿聊斋中的名篇“聂小倩”举例。
宁以新居,久不成寐。
闻舍北喁喁,如有家口。
起伏北壁石窗下,微窥之。
见短墙外一小院落,有妇可四十馀,又一媪衣绯,插蓬沓,鲐背龙钟,偶语月下。
妇曰:“小倩何久不来?”
媪云:“殆好至矣。”
妇曰:“将无向姥姥有怨言否?”
曰:“不闻,但意似蹙蹙。”
妇曰:“婢子不宜好相识!”
言未已,有一十七八女子来,仿佛艳绝。
媪笑曰:“背地不言人。
我两个正谈道小妖婢,悄来无迹响,幸不訾着短处。”

曰:“小娘子端好是画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摄魂去。”
女曰:“姥姥不相誉,更阿谁道好?”
妇人女子又不知何言。
宁意其邻人眷口,寝不复听。
又许时,始寂无声。
方将睡去,觉有人至寝所。
急起审顾,则北院女子也。
惊问之,女笑曰:“月夜不寐,愿修燕好。”
宁正容曰:“卿防物议,我畏人言。
略一失足,廉耻道丧。”
女云:“夜无知者。”
宁又咄之。
女逡巡若复有词,宁叱:“速去!
不然,当呼南舍生知。”
女惧,乃退。
至户外复返,以黄金一铤置褥上。
宁掇掷庭墀,曰:“非义之物,污吾囊橐!”
女惭,出,拾金自言曰:“此汉当是铁石。”
诘旦,有兰溪生携一仆来候试,寓于东厢,至夜暴亡。
足心有小孔,如锥刺者,细细有血出。
俱莫知故。
经宿,仆一死,症亦如之。
向晚,燕生归,宁质之,燕以为魅。
宁素抗直,颇不在意。
这是宁采臣第一次住进兰若寺,第一次遇到聂小倩时的场景。
单纯看这段场景的内容,跟“山魈”其实颇有几分类似。
但这时候作者的目标改变了,整个“初见”场景的追求,实际上是“人物塑造”。
中年妇女与老太太两人的对话表现的是聂小倩“不受待见”的人设。
聂小倩与宁采臣的对话表现的则是宁采臣“钢铁直男”(原著刚正不阿)的人设。
因此,同样是“半夜鬼敲门”的场景,这个故事中就不需要像“山魈”那般去营造“氛围”。
……氛围的源头是“情绪”,因此,并不是只有“恐怖”“惊悚”“危机”等情绪可以放大氛围。
网文之中最常见的“氛围”还有一种,那就是“爽点”。
可以说,但凡读者情绪波动,起伏较大时,都是突出“氛围”的绝好时机。
包括但不限于:大仇得报,沉冤昭雪,热血激昂,壮烈牺牲,温情感怀,倾慕相思,等等。
但不同的情绪,需要有不同的塑造方式。
同样是“人”“事”“景”的安排,首先要能讲清楚故事,其次要能调动起情绪,最后才是氛围。
所有“情绪流”的写法,都是“先铺垫”“中转折”“后引爆”。
铺垫一是为了讲清楚“人”“事”“景”,满足一个故事的基本要素,使读者能够有代入的
基础。
同时也是为了“酝酿”情绪,给出“情绪”出现的原因。
此举能够让后续的“情绪波动”获得读者的认同,只有读者认同这个情绪的合理性,才有代入。
转折则是为了“拉扯”情绪,你可以将情绪理解为一根橡皮筋,用力拽一下,他才会有大的波动。
当然,这个过程中别用力过猛,反复横跳,一旦读者不耐烦,情绪就会崩断。
转折在精不在多,除非你原本的剧情设计确实有需要多重反转才能精彩,否则不要刻意拉扯剧情。
**爆发这点就没什么好说了,情绪最终需要“释放”。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释放情绪的时机要恰到好处,过早,过晚,都会大大影响最终呈现出的效果。
……你想要营造出氛围,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你能写好“情绪”,否则一切休提。
至于画面……画面感中最牛杯的那一小撮,都是看才情,吃天赋,莫强求,强求不得。
不追求能让人陶醉其中,惊掉下巴的画面感的话,就还是那句老话“画面本身是事物的联想”。
起码在文字描写中是这样。
因为文字没有办法直接呈现画面,文字能给出的只有“信息”。
基于文字信息,读者在脑海中产生联想,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画面”。
而小说中所强调的“画面感”。
直白点说无非就是给出信息的方式能够让读者迅速吸收,不费劲,乃至于下意识产生联想。
许多时候看到一些描写感觉“脑海中有画面了”。
这只是因为描写中给出的信息方便接收,本能的产生联想而已。
普通描写和画面感描写的唯一区别就是“需要主动想象”,还是“使人近乎本能的展开想象”。
……你想让人本能联想,首先你要“大开方便之门”。
你把东西往复杂了写,人就会往复杂了去想,你把东西往简单了写,人就会往简单了去想。
作者要做的就是把复杂的事物往简单了写,好比“三体”之中的“水滴”。
水滴这东西是一个很复杂的抽象概念,甚至严格来说,我们目前无法科学的理解这东西。
但只要记住,他就是一个外表看起来很像“水滴”的东西。
其表面绝对光滑,硬不可摧,并且能够在太公中实现锐角转向。
现在,拿起一个玻璃球,使劲
往地上丢,玻璃球在房间里到处弹,差不多就能想象水滴是啥样了。
我们需要复杂事物带来的“震撼”,但需要简单事物所刻画的“易于理解”。
只有能够让读者简单,清晰,高效的接收正文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这才是画面感的根基所在。
许多新人作者在描写的时候喜欢事无巨细的将一个简单事物描写的巨复杂。
但这种文字堆积,实际上反而阻碍了画面感的形成。
因此绝大多数时候,网文作者宁愿不要画面感,也要尽可能的保证简单事物的易于理解。
第二扇方便之门,则在于专注。
如果一个读者一目十行的看文,他不可能形成所谓的画面感,曹雪芹来了也只能干瞪眼。
所以,怎么样能才让一目十行的读者“自愿”的慢下来,就是问题所在。
你的描写得跟上他的阅读速度,然后让他对描写的内容产生兴趣。
这也就是说,你得保证一目十行的情况下不影响理解剧情,然后在这种情况下突出文中的看点。
这中间的核心就是“专注”,读者越是专注于故事内容,他便越容易联想画面。
这种专注是情节发展中的吸引力,事物描写的吸引力产生的。
看似更画面感毫不相干,但好看,好玩,有趣,精彩的故事情节,却是画面感产生的必然前提。
……这两个方便之门都能打开的情况下,所给出的“信息”才能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这种情况下,不管是白描,还是修辞,都更容易形成画面。
至于具体的写法,实在没什么好说的,语文课内容,“比喻”和“拟人”永远都是修辞手法之王。
比喻可以很好的将复杂事物简单化描写,给出容易联想的信息。
拟人则擅长与动态画面的描写,借助动势,给出一些容易联想的信息。
至于其他的修辞手法,除煽动情绪时排比用的比较多,其他基本上用不到,亦或者很少能用到。
抓住事物的关键特点,然后精准表达,不贪,不乱。
能形成画面感是好事,形成不了,只要意思表达清晰,读者能够便于理解,不必强求画面感。
……总的来说,不论是画面感还是氛围感,都是加分项,不是基础项。
基础项写不好会成致命伤,但加分项写不好,只是不完美。
这东西本不是新人作者该追求的,而是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基础合格,想要提高的作者考虑的。
如果基础项都做不好,这些加分项,就是空中楼阁,即便能理解,却也无法掌握。
苛刻一些的说,画面感起码是精品线以上的作者才会考虑的。
至于氛围感,这是万订以上的作者才会隐约有感觉去琢磨的事情,而且不是必须品。
……以上,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场景下的情绪延伸》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