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其他小说> 18岁前应该克服的18种弱点

>

18岁前应该克服的18种弱点

培根著

本文标签:

来源:掌文   主角: 培根高明是   更新: 2022-04-30 17:12:37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培根高明是《18岁前应该克服的18种弱点》讲的是弱点虽然不是错误,但却是错误的根源错误是一种既成的结果,而弱 点却是让我们不断产生错误结果的源头但是,弱点并不是什么打不开的心 结、转不过的弯,也不是什么看不见的障碍、越不过的坎,当然也更不是什 么消解不掉的愁绪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弱点,勇于正视弱点,所有的弱点都 可以克服当...

精彩节选


每个人都在努力追求着成功,但并不是每个人最终都能获得成功。追求成功的过程是一个理性战胜本能、挑战自我、消除人生误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自身弱点、成就自我的过程。

无论是什么人,都有自身的弱点。之所以会有这些弱点,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尽管这些弱点可能很微小,但有时候却有极强的杀伤力,会给我们带来致命的伤害。

《韩非子.喻老》中有这样的说法:"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也就是后来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与此对应的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临近黄河岸边有一片村庄,村民们筑起了巍峨而坚固的长堤防止水患。有一天,一位老农不经意间发现长堤上的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打算回村里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老农的儿子听后很不以为然地说:"那么牢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的蚂蚁吗?"随即,老农的儿子就拉着他一起下田干活了。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开始渗透,很快就透过蚂蚁窝,最终冲毁了长堤,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农田。

可见,小的隐患如果不除掉的话,就会酿成大祸。弱点虽小,但我们决不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任何一个小的弱点都可能让我们的人生之路受到侵蚀。一个哪怕小得不能再小的弱点也需要我们用心去克服,否则,可能就会让我们受到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弱点虽然不是错误,但却是错误的根源。错误是一种已然的结果,而弱点却是一种让我们不断产生错误结果的状态。但是,弱点并不是什么打不开的心结、转不过的弯,也不是什么看不见的障碍、越不过的坎,当然也更不是什么消解不掉的愁绪。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弱点,勇于正视弱点,所有的弱点都可以克服。

我们要时刻注意改善自己的行为和处事方式,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和处事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进步是从看到自己的落后开始的,高明是从解剖自己的弱点开始的。"

可能我们有很多优点,但这并不是我们忽视弱点的理由。很多时候,相对优点,弱点对我们的影响可能会更大,更关键。我们都知道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木桶壁上最高的那块,而恰恰取决于最短的那块。只有把最短的那一块也提到与其他木块一样高的位置,水才会装满。对于我们自身存在的弱点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想要取得学业、事业的成功,"增其所长"固然很重要,但是,最重要也是最紧急的却是"补其所短"。否则,成功永远不会青睐我们。

当我们阅读中外名人传记、听成功人士的故事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也跟我们一样平凡和普通,身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弱点。他们之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坚持把自身的弱点都一个个、一点点地克服掉,最终到达了人生成功的顶点。

要克服自身的弱点,走出弱点带给我们的误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让自己走向成功的大道。

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和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否则,就会让自己的行为出现偏差而导致失败。我们要正视自己的弱点,因为这是积极正确思维的开始,也是下定决心克服弱点的开始,这样的想法改变会让我们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这种积极正面思维的引导下,我们一旦付诸克服弱点的行动,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杰出青少年应该克服的人性弱点》一书从性格、行为、处事、心理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当前青少年身上存在的诸多弱点,并给予了相关指导建议。相信,通过对本书的阅读,青少年朋友一定会注意审视自己,勇于面对自己的弱点,并会用心加以克服。

青少年朋友,千万不要弱点成为我们成功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只有克服自己的弱点,我们才能重获自信,踏上人生的平坦大道,拥有幸福、美好和成功的人生。


1 懒散拖沓--成功做事遭遇的大敌

懒散拖沓是我们致命的弱点,也是我们成功路上的大敌。其实,对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来说,懒惰都是一种堕落的、具有毁灭性的东西。正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所说:"懒惰、好逸恶劳乃是万恶之源,懒惰会吞噬一个人的心灵,就像灰尘可以使铁生锈一样,懒惰可以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

懒惰是精神腐蚀剂

今日事今日毕

把拖延的温床丢掉

勤勉带来成功

克服懒散拖沓的作风

2 冲动易怒--远离理智人生的推手

愤怒是一种情绪,但却有极大的破坏力。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因为一些事情而陷入冲动愤怒之中。每当这个时候,人的意志力会变得薄弱,判断力、理解力都会降低,与此同时,理智和自制力也随之丧失了。最可怕的是,我们这样做,根本得不到什么益处。

愤怒带来伤害

需要冷静的头脑

控制自我成就自我

拒绝愤怒

3 自负偏激--失败征程的开路先锋

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时,往往就会产生自负偏激的个性。这种人一般都会好大喜功,一旦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后就自认为了不起,把成功完全归因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失败时则完全归咎于客观条件的不合作。这种人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自恋,把自己的举手投足都看得与众不同。长此以往,不但自己的人际关系会一塌糊涂,生活也会变得糟糕透顶。

切不可夜郎自大

刚愎自用没有出路

自负愚蠢至极

把自负击碎

4 优柔寡断--取舍之间的游移徘徊

一位智者说过,果断的个性,是生命成长中至关重要的方面。我们通过观察就会发现,不能牢牢把握自己航向的人是可怜的,成功的人总有一些超过常人的品质,果断便是其中关键的一环。遇事果断、有主见的人,才能是自己生命的舵手,才能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犹豫不决常误事

果断做事常取胜

行动是犹豫不决的克星

克服优柔寡断的性格

5 懦弱依赖--无能者最显著的表现

一个人自信独立的个性,是自身进步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习惯依赖于他人的人,只会是个懦弱无能的人。懦弱的人常常害怕机遇,因为他们不习惯迎接挑战。他们在机遇中看到的是忧虑,而在真正的忧虑中,他们又看不到机遇。唯有珍视自己,勇于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才会使自身的价值的到充分体现。

懦弱注定无能

靠自己的力量前进

摒弃懦弱

克服依赖的对策

6 放纵任性--驾驭人生最大的阻力

法国著名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曾说:"如果年轻时太放纵的话,将失去心灵的滋润。" 放纵只是给自己找一个借口,放纵是堕落和颓废的表现,可以说,放纵就等于慢性自杀。面对社会的种种诱惑,我们要学会约束自己,克制自己,学会驾驭自己的人生。而一意孤行,任由自己性子不加约束的行为也一定要避免。对我们青少年来说,重要的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放纵是人生悲剧的开始

任性做事难成事

与任性说再见

7 消极悲观--错过人生灿烂的阳光

消极是一种等待,是一种悲观的人生态度。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是消极的,那么,他的烦恼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多。因为,一个没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人的一生是残缺的,往往会在等待与怨恨中错过机会。惧怕困难并不能消除困难,反而会使苦难升级。

消极的人远离成功

远离习惯性自我否定

成功源于积极地努力

与积极乐观相伴

8 狭隘短视--内心深处的一颗毒瘤

狭隘是心灵的毒瘤,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只会让自己躲在狭小的角落里,悉数生活和他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为眼前的一点利益斤斤计较;豁达是生命的财富,一个胸襟宽广、豁达大度的人,会坦然地面对生活,接纳一切,即使是无情的岁月也很难在他心中留下伤痕,眷顾他的只有快乐。

狭隘心理败自己

风物长宜放眼量

豁达是一种气度

胸襟宽广容他人

9 虚荣攀比--奴役你的心没有商量

《辞海》这样解释虚荣:"表面上的荣耀、虚假的荣誉。"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虚荣攀比心理。这种复杂的心理会让一个人借用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以赢得他人和社会的注意与尊重。但是,这种心理会奴役一个人的心,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虚荣的人被理智所轻视,被愚者所佩服,被议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荣誉所奴役。"

爱慕虚荣的代价

盲目攀比要不得

不用祈求他人的认可

走出虚荣的死胡同

10 猜疑嫉妒--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

猜疑嫉妒都是人际关系的大敌,猜疑者常常嫉妒心重。猜疑嫉妒会破坏朋友间的友谊,疏远同学间的关系,生活在猜疑嫉妒中的人,总是郁郁寡欢,缺少内心的宁静,也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严重的怨恨,时间一长,就会让心中的压抑聚拢,从而形成问题心理,不仅会危害他人,也会给人际关系造成极大的障碍,最终会摧毁自身。

珍贵的东西因猜疑而失去

把猜疑彻底消灭

嫉妒是错误的根源

嫉贤妒能害人害己

突破嫉妒的心理

11 意志薄弱--难以企及人生的顶点

在成功者的词典里,从来就没有困难、逆境、绝望、失败等这些词的位置,这是一个人意志坚强的表现。相反,意志薄弱是一种思想上的疾病,它会削弱我们战斗力,也会吞噬掉我们的自信,让我们不战而败。如果我们能够把薄弱意志驱除掉,那我们就拥有了无坚不摧、无往不利的意志力了,而这将成为我们迈向成功的一大资本,也将帮助我们达到人生的顶点。

意志力决定成败

坚守自己的信念

毅力不可低估

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12 责任心差--不容忽视的心灵缺憾

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缺乏理想的人,是没有灵魂的人,他只想索取,不想付出,因为他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应该在社会中、在家庭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只能应付别人,但同时也是在应付自己,他注定会一生无成、一事无成。只有积极主动地担负起他应该担负的责任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责任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培养强烈的责任感

13 不思进取--人生前进路上的障碍

一个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是永远也不会有更好的想法,更不会有美好的愿望,当然,他也不知道是进取心造就了人类伟大的精英。可以说,进取心是人生的一种精神境界,每个活着的人都应有自己的进取心,如果一个人一生都没有进取心,他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一个人拥有进取心,就等于拥有了奋进的动力,他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会变得不平凡。这正如美国一位畅销书作家所说:"当一个人有了想飞的梦想,哪怕他爬着,也再没有不站起来的理由了!"

穷人缺什么

得过且过通不过

进取心是人生不竭的动力

保持一颗进取的心

14 孤独恐惧--需要跨越的交往樊篱

孤独,并不是单纯地独自生活,也不是表面地独来独往。孤独,应该是一种对于自己不能融入群体的沮丧和恐慌。孤独者想了解他人,却不能如愿,同时,他也不被他人所了解。现代社会中,沟通和合作是成功的重要基础,所以,驱散孤独恐惧是必须的,一个孤独恐惧的人注定不能成功。

让自己融入群体

沟通是交往的基础

远离孤独有方法

消除交往的恐惧心

15 草率盲目--失败残局的始作俑者

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草率行动。凡事都应该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草率盲目。一个成功的人在做一件事情时,一定会对其中的利与弊进行分析权衡和比较。"三思而后行"决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古训,也是真理,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和意义。草率盲目带给人们的只能是失败的残局。

草率行事是大忌

不要轻信他人

切不可马虎大意

三思而后行

克服盲目的弱点

16 托辞借口--坚决摒弃的误己牢笼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找借口解释失败是全人类的惯常做法。这种做法同人类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且对成功有着致命的破坏力。"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不愧是这方面的高手,总是能找出无数个理由来粉饰自己消极和失败的事实。殊不知,自己借口连篇的做法,一开始就注定了必败的结果。

学习最怕"借口症"

别为失败找借口

执行力决定成败

17 好高骛远--既飞不高也不会走远

好高骛远,就是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心态。如果一个人好高骛远,那他就会总盯着很多很高、很远的目标,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肯做,最终只会空怀奇想,落空而归。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要懂得根据自己能力大小去做事,去确定目标,去确立志向。

脚踏实地出成绩

懂得循序渐进

与浮躁切割

切勿好高骛远

18 妄自菲薄--人生旅程最大的失败

妄自菲薄,就是过分地看轻自己,是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的认识,也是一种自卑心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一个人在遇到困难、挫折和逆境时往往会出现焦虑、失望、颓废的情感反应。一个人如果想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让自己有所作为、让生活和人生更有意义的话,就一定不能做自卑的俘虏。

自卑是心灵的结

千万不要自我贬低

天生我材必有用

自信是美好生活的起点

战胜自卑有方法


消极是一种等待,是一种悲观的人生态度。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是消极的,那么,他的烦恼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多。因为,一个没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人的一生是残缺的,往往会在等待与怨恨中错过机会。惧怕困难并不能消除困难,反而会使苦难升级。

消极的人远离成功

能看到每件事情的好的一面,并养成一种习惯,还真是千金不换的珍宝。

--(英国)约翰逊

一个人被击败,不是因为外界环境的阻碍,而是取决于他对环境如何反应。比如,在人们的愿望和想法得不到满足的时,往往会在心理上出现极度失望、压抑等情绪体验,我们把这种体验称之为"消极心态"。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消极心态下,就会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健康带来许多不良影响。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前主教练米卢蒂诺维奇所说的"态度决定一切"就是这个意思。事实上,埋怨不会改变现实,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才有可能改变一切。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跨出第一步的时候常常是信心百倍,随着事情的进一步发展,却因为态度变得消极而功亏一篑。持有消极态度的人,经常会觉得世界不公平。那是因为,他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外在的环境,一开始就持否定的态度。事实上,是他们自己打倒了自己,是消极的心态害了他们,而非外在的不利因素。

奥斯卡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他曾经在石油公司任职,在摄氏43度高温的西部沙漠地区待了几个月,负责勘测石油,他操作勘探油井的设备得心应手。此外,奥斯卡还自行设计组装了一套探测仪器,精确度非常高。

1929年正是经济大萧条,奥斯卡所属的公司,因为总裁挪用现金炒股票而破产。奥斯卡失业了,十分落魄潦倒,消极的心态开始影响他。那一年,他在奥克拉荷马市的火车站等车。火车还要几个小时才进站,为了打发时间,他取出探测仪器,就地测试。让人感到难以置信的是,仪器显示火车站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不可能有那么多石油,没有那么多石油!"他愤怒地咆哮着,认为这是老天对他的嘲讽,那套仪器在他盛怒之下被踢翻损坏了。奥斯卡由于失业的挫折,正受到消极的心态所影响,对自己设计的仪器失去信心。

不久之后,奥克拉荷马市真的发现了油矿。甚至可以说,整座城,就浮在石油之上!梦寐以求创造巨额财富的机会就在他的脚下,却被他消极的心态拒之千里。我们试想,如果他能在落魄之时依然保有积极的心态,就肯定能招来财富,而不会像这样亲手赶走财富。

根据心理学家统计,每个人每天大约会产生5万个想法。如果我们拥有积极的态度,就能乐观地、富有创造力地把这5万个想法转换成正面的能源和动力;如果我们的态度是消极的,就会显得悲观、软弱、缺乏安全感,同时也会把这5万个想法变成负面的障碍和阻力。

反观我们自身,如果我们允许并期望环境来控制自己,喜欢一切听别人安排,就是用消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拥有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也无法避免失败的厄运;相反,如果我们总是以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成功则指日可待。正如一位名人所说:"积极的人总是使用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控制自己的人生;消极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总是处在过去的种种失败与困惑的阴影里。"

积极的态度虽然不能保证我们每件事都心想事成,但是,肯定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可是,如果我们一味地坚持消极的态度,却是必败无疑。我们从来没见过哪个持有消极态度的人能够取得可持续的、真正的成功。

我们青少年精力充沛、充满幻想、敢想敢干,总是对未来充满着渴望。但是,如果在梦想成就的过程中对自己期望过高,或者出现逆境和阻力,就有可能导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偏差。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朋友,往往感情丰富,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的情绪调节和自控能力较差。因而,很多事情都可能引起消极情绪体验。

还有的青少年朋友,无论是从智力还是学习条件来说,都非常优越。但是,由于缺乏上进心,使是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处在浑浑噩噩的消极状态下。

要知道,处于消极心态下的人,就会胸无大志,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虚度年华。可见,上进与消极两种不同的心态,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得到不同的人生价值。

青少年朋友,我们应该选定自己的方向,努力朝着远方迈进,消极悲观的个性只会让我们的前进之路充满更多的悲观和失望。

小贴士:

成功者从成功中获得更多的信心,而失败者从失败中得到更多的害怕和借口,积极行动的积累,可以让一个人造就伟大的成功;而消极懈怠言行的积累,足以使人万劫不复。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打起精神,摒弃消极悲观的影子,以积极的心态来迎接新的挑战。这才是一名当代青少年应该做的。

远离习惯性自我否定

怀疑是我们心中的叛徒,使人们坐失良机。

--(英国)莎士比亚

人们都知道,一个自信的人才更有可能获得成功,我们也知道,一个成功的人如果能适时地进行自我否定,会使得自己的头脑更加清醒。但在日常的生活中,一种习惯性的自我否定却是埋葬我们自信心的坟墓,这种自我否定不是自省,而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成功和自信是一种习惯,同样地,失败和消极也是一种习惯。

有这样一个故事,小象黑林小时候被放进了动物园,它的鼻子被一根链条拴在了木桩上。有一次,它想挣开铁链赢得自由,没想到用力太猛,把鼻子弄得生疼。"哎哟,不得了!"黑林的眼里含着泪,委屈地自言自语道:"铁链太厉害了,看来我是挣不脱了。"

半年后,黑林终于忍不住外面世界的诱惑,想挣脱铁链的束缚。结果,它一使劲铁链又把鼻子挣得生疼,它彻底失望了,它懊恼地想:"看来,我这头小象是挣不开这个链条的。"年复一年,黑林已经长成一只力大无比的大象了。这时的它只要一挣,完全可以到外面潇洒走一回。但是,此时的它,已经不会再想到外面去玩儿了,因为,它认为自己是不可能挣脱铁链的。最后,黑林只能老死在象房了。

我们可以看到,黑林的悲剧,在于它从两次挣脱动作中得出的一种负面认识:我是挣不脱那根链条的。这两次自我否定的暗示进入了它的潜意识之中,所以,每当碰到这样的事,就成为习惯性反应。难道这样的故事,只是在动物世界在上演吗?我们可以自问一声:我自己是小黑林吗?答案是,非常可能!由此可见,习惯性的思考一旦进入潜意识,就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如果我们无法给自己选择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就很有可能陷入一种自我否定的误区中。下面列举的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典型的自我否定行为,对照一下,我们是否如此?

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有人赞扬我们时,就会不自觉地回绝别人的赞扬。比如,"噢,这没什么!""这并不是我聪明,只是运气好罢了。"如果有人夸赞我们的漂亮仪表,就会说:"都是理发师手艺好!""主要是衣服好看。"……

除此之外,如果有人主动向我们表示友好,我们则会想:"他对别人也是这样,一定是为了不让我感到难过才这样做。"如果一位朋友送我们一件珍贵礼物,我们心存感激之余则想:"他一定给别的人也送过如此贵重之礼。"……

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我们无意中会表露出大量的自我否定行为。上面所列,大多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许我们觉得这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从这些微小之处,可以养成一个人消极的思维方法,在不自不觉中,自我否定行为成了我们的第二个天性。这种自我否定行为,会进一步加深我们的消极心理,使得成功成为一件遥远的事情。

奥地利伟大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穷其一生都在研究人类及其潜能,他曾经宣称他发现人类最不可思议的一种特性--"人具有一种反败为胜的力量。"而消极的观念是人磨灭斗志的天敌,能把人积极的品性蚕食掉。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要想健康地成长,就要拒绝消极的观念侵入大脑,不要让消极的想法左右自己的行为,要用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这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很重要一个方面。

因为正面的思考,会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积极的力量,成功的力量。让良性习惯进入我们的潜意识,我们将不自觉地追随一个指向成功的导航仪行进。成功,就会在前方等待着我们的到来。就像一位成功人士所说:"最美好的事往往也是最困难的。一个自怜的人即使舒服地靠在沙发上,也不会停止自怜。"

一旦我们被习惯性的消极思维所制约,就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心态,就会觉得自己是最差的,自信心就会受到影响和打击。

心理学家证实,不少人从小就累积消极悲观的观念,长大后,更倾向于矮化自己。这样的人一生都会过着痛苦的日子,这种苦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还有精神上的压抑。试想,一个怀疑自己没有能力、没有信心去获得成就的人,很难完成自己的目标,成就自己的理想。所以,就更加不能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安慰。

由此看来,我们青少年一定要敢于发现自己消极的思维习惯,打破自己自我否定的惯性思维。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去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一定可以有丰硕的回报在等待着我们。

小贴士:

大多数时候,消极的思维就会不请自来,光顾我们的头脑。它们就像"细菌"一样侵害我们的心灵,这种消极悲观的心态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抑止,时间长了便会迅速地繁殖开来。这种不利于我们青少年成长的心态就像是一个"毒瘤",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我们的影响也愈加增大。一旦我们发现自己有类似的"病症",就应该下定决心,把"毒瘤"摘除,这样才能拥有真正光明的未来。

成功源于积极地努力

我一生所主张的,就是生活,对人们必须抱持积极的态度。

--(苏联)高尔基

每一个青少年都要拥有一颗积极主动的心,要善于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成长之路。因为,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应该关心我们的成长之路,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像积极主动的处事态度一样,更能体现我们的独立人格。

为了事业或学业的成功,一个成功者每天必须要做些什么。如果我们去了解那些成功的人,那么他们会告诉我们,成功来自于积极地努力工作。

一个成功的人与一般人比起来,一定是积极努力的结果,他比一般人更能吃苦,更努力,更勤勉,而且他们做的事情也比一般人更多。

美国纽约**铁路局前任总经理克劳利从12岁起,就做了许多他本应做不了的工作,所以他总是超过别人对他的期望。他并不等工作到面前来找他,而是积极努力地去找工作做。他最初只是一个送信的小孩,但他在晚上抓紧时间学习电报。他这样勤奋,并非有什么东西在逼着他非如此不可,而是他自己主动如此。

他本来可以在铁路上其他的工作,不过他觉得学电报对他帮助更大。他不仅学习电报,也学习关于铁路的其他知识。他所知道的有关铁路的东西如此之多,以至于当时在布法罗需要一个火车送信员时,局里有一个上级职员便说:"叫那个年轻的克劳利去吧,他知道他需要干什么事,关于铁路上的事他无所不知。"

比尔.盖茨认为,超过他人所希望你做的是很值得的。这种额外的工作可以让人对本行业有一种宽广的眼界;如果他像机器一样只做分配给他的工作,他对本行业便不能有个全面的了解。像克劳利这种情形,便清晰地向我们揭示了他早年成功的直接原因。

积极努力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先生5岁的时候,他觉得幼儿园的功课太简单了,于是主动跟父母说:"我想跳级读小学。"父母听后建议他还是按部就班地读书,等到有足够的能力时再去读小学。?

而李开复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便大胆地向父母提出:"让我试一下好不好?如果我的能力不行,我就不会通过小学的入学考试;可如果我考过了,就表明我能行,那你们就要让我去上小学。"父母听后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李开复很努力地读书,最后以高分考进了私立小学。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体会,只要大胆尝试,积极进取,就有机会得到期望中的成功。?一个人如果有一颗积极努力的心灵,那他就拥有了一个永恒的宝藏,可以帮助他时刻恢复自己的能量,冲向人生的顶峰。

如果李开复先生没能积极地跟父母争取上小学的资格,可能就会听着本来都会的课程,等待进入小学的资格。是积极,使得他们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拥有了自己的辉煌。

所以说,机会在每个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这个自信与勇气去抓住这个机会。我们都有这种体会:大多数人都喜欢和一个健康自信、积极乐观的人相处。在繁重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身边人的积极乐观就像是温暖的阳光一样照耀着我们。

在我们受到挫折和伤害的时候,这种积极、乐观是一剂良药,给我们增添勇敢走向远方的活力与动力。于是,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自觉的就会想到它们。但我们要明白,不只应该让积极乐观与他人专美,我们也应成为其中的一分子,把自己锻炼成能够乐观看世界,积极走人生的人。

小贴士:

成功来自积极地努力,它从不自动上门。如果我们认为只要想想,成功就会降临我们的身边,这真的无异于异想天开了。我们观察每一个成功者的成长历程,无不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无不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我们要想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就要有积极努力的心态,这样才能为我们的成长之路保驾护航。

与积极乐观相伴

我为什么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有新的发展?这是缘于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

--(美国)克莱门提.史东

当我们看到半杯水时都会怎么形容它呢?会觉得它是一杯还差一半就满的水,还是一杯剩下一半的水?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我们看问题的态度。

就像这个故事中一样,两个推销员被派到非洲去卖鞋,其中一个非常的沮丧,因为他发现这个地方竟然没有人穿鞋!所以不会有人买鞋子。而另一个则异常兴奋,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因为他看到这儿还没有人有鞋子。

由此可见,在同一件事情上,如果我们拥有不同的人生态度,对事情就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我们是消极被动的,眼睛就只会看到事情中存在的不可能;如果我们时积极主动的,就能体会在不可能中其实孕育着更大的希望。

人人都想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可是,我们知道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后天培养的。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态度进而改变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付出恰当的努力,也会变成一个积极乐观的人。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自己呢?

首先,与过去的失败经验彻底决裂。

如果我们的眼睛只是盯在以往的失误上不能自拔,只会添加烦恼,增加与积极心态背道而驰的不良因素,这对于我们的成才并没有什么益处。我们应该下定决心与过去的失败切割、决裂,而不是沉浸在失落与悲愤中。

其次,每天做一件让他人感到舒服的事,或说一句让他人感到高兴的话。

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做到这一点,千万不要因为怕遇到麻烦而拒绝帮助别人,当我们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不妨试着主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事实上,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们自己也正在洞察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感时常会在不经意间来临。我们要训练自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困境。这样做,还可以让我们的心胸更加开阔。

再次,不要只盯住事物消极面。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就不会只是盯住一件事情的消极面,应该学会在消极中找到积极的因素。就像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所说:"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生命终将辉煌。"

第四,注意避免具有负面意义的说话形态。

我们的语言会下意识地引导我们的思想,也会真切地反映一个人对环境的态度。习惯于消极被动的人,言语中就会流露出推卸责任的个性。吹毛求疵,闲言碎语,中伤他人,这些行为只会使得我们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要多学习积极主动者的讲话方式,在说话时多用"我……"的句式,多给自己决定的权利,少推卸责任,少埋怨。

第五,要摒弃自怨自艾的生活态度。

自怜只会毁灭一个人的独立人格,我们要深信,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我们所经历过的一切困难都是激励自己积极向上的机会,只要我们能从中汲取拼搏的力量,那么哪怕是最痛苦的经历,也会成为我们珍贵的财富。

第六,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

懒散与消极就像是一对好朋友,因为,它们总是成双成对的出现。消极的人面对事情时总是疲于应付,而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无论面对任何事都能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所以,我们要养成做事精益求精的习惯,这有助于我们保持快乐与积极的心态。

第七,阅读励志书籍,和积极乐观的人交朋友。

我们都知道,很多情况下打倒我们的并不是挫折本身,而是面对挫折时所抱持的悲观态度。如果我们能够坚持每天阅读一篇励志文章,就能够不断地从他人的经验中汲取面对困难的勇气。与成功和积极乐观的人交朋友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从他们身上汲取积极正面的力量,从而明白自己并不是天生就不会成功,可以帮助我们恢复自信。

由此,我们知道积极的心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个人性格、经历与努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可以培养的。

拿破仑.希尔曾说:"积极的心态需要反复的学习与实践。就像我们打高尔夫球那样,你可能在某个时刻打了一两杆好球,便以为自己懂了这项运动,但在下一个时刻,你很可能连球都击不中呢!我们每天都需要学习,以克服自己的负面习惯,将自己调整为正向的思维方式。"

对青少年来说,我们既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就可以努力改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来达到我们去除自身消极与悲观心态的目的。

小贴士:

其实,悲观的心态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人们往往越是担惊受怕,厄运就越会降临到自己的身边,因此,我们要相信积极心态所带来的力量,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这样,当我们面临困窘的局面,只要还能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克服困难的勇气就会倍增,最终一定会战胜困难。


狭隘是心灵的毒瘤,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只会让自己躲在狭小的角落里,悉数生活和他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为眼前的一点利益斤斤计较;豁达是生命的财富,一个胸襟宽广、豁达大度的人,会坦然地面对生活,接纳一切,即使是无情的岁月也很难在他心中留下伤痕,眷顾他的只有快乐。

狭隘心理败自己

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只会使一个人心胸狭窄。

--(印度)泰戈尔

狭隘,简单来说,就是气量小、心胸狭窄。狭隘心理是嫉妒、猜疑、孤僻、神经质等现诸多不良个性的根源。目前,我们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心理素质脆弱的现象,究其根源也是因为狭隘。

因为狭隘心理,我们很多青少年朋友,在遇到一点委屈或很小的得失后就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只听得好话而听不得坏话,一听到老师或家长的一两句批评就接受不了,甚至是痛哭流涕;只能接受成功而不能接受失败,稍遇挫折、坎坷和不如意,就会表现出过激行为,导致对自己、对他人的伤害,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带来了损失。

可以说,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影响而形成了狭隘心理,这种心理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和交往,成为身心发展的障碍。

一个心胸狭小的人,很容易在学习和交往中出现矛盾和冲突:因为思想狭隘而导致认识偏激,因行为狭隘而导致交往面窄。一旦这样,在思想认识方面,他就不能容下有悖于自己观点的人和事,稍不如意就会生气,导致情绪上的冲动性和行为上的莽撞性,出现暴躁、敌对情绪,导致伤人的过激行为;在行为交往方面,他就特别容易把目光投向自己,唯我独尊,固执己见,时时处处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交往中更是极力排斥"异己",结果会落得"门庭冷落"。一个狭隘的人,他狭小的气量会随时随地显露出来,使人感到难以与其相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广博,是因为它能够吸纳百川。青少年朋友,如果我们要让自己真正成长,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克服狭隘心理。

我们要懂得丰富自己。一个人懂得越多、越有能力、越有修养的话,就越不会产生狭隘心理。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所说:"读书使人明智。"一个人会随着知识的增多而提高自己的立足点,开阔自己的眼界,就会让自己的眼光从小圈子里跳出来,也不会永远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利益。

我们要学会拓宽胸怀。在这个世界上,天空比海洋大,而人的胸怀比天空还要大。我们明白这样的道理后,才能让自己的胸怀变得宽阔,让自己的心胸变得豁达大度。这样的话,自己就不会为个人的一点小事斤斤计较了,而且,在我们的大脑中也不会有私心杂念立足的空间了。相反,如果我们不懂得拓宽胸怀,就不能容纳天地,做任何事情,都会患得患失,只想到自己的私利,生怕自己吃亏,不能把眼光从狭隘的小圈子里放出去而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根本就走不出"小我"。

我们要真正淡化自我。一个气量小的人往往会计较别人的一言一行,总是感觉他人的言行是针对自己的。这种过于敏感的自我评价,常常同他心目中的自我地位膨胀相有关。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我们不必把他人纯属无心的事情硬往自己身上扯。即使他人真的对我们有偏见,我们也当没这么回事,省得烦心。我们应该明白,得寸进尺的人固然有,但更多的是通情达理的人。人们通常会有这样的心理:如果我们谦让对方,对方大多不好意思再同我们斤斤计较,正所谓"情感互渗"。反之,如果我们对他人耿耿于怀、睚眦必报的话,引来的多半是"以牙还牙"的恶性循环。由此,我们在与他人相处中尽量"自我淡化",一旦心目中自我的地位削弱了,对别人的计较就会少得多,自己的气量就会不知不觉地大起来。

我们要及时自我反省。可以准备一份"反省日记",及时记录自己每天的性格表现,并及时反省自己性格的不足。国际共产主义著名活动家季米特洛夫曾说:"青年,谁在睡下时不想想一天中学会了什么东西,他就不会前进。""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工作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假如是正号--很好;假如是负号,那么就采取措施。"相信这些话,对于我们狭隘性格的改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来而求索。"青少年朋友,我们一定要时时提醒自己: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做心胸宽广、豁达大度的当代青少年。

小贴士:

如果我们要想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是不行的,必须发掘自己的潜能,为他人、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要懂得,狭隘的心理是我们心灵上的一颗毒瘤,只有把这颗毒瘤彻底切除,我们才能和大家建立健康的竞争关系,公平、公开地竞争,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全局意识的人,才会真正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风物长宜放眼量

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测之人情。

--(中国)洪自诚

目光短浅也是一种狭隘的思想在作怪。一个人因为思想狭隘而变得短视、没有长远的眼光,如此一来,他就无法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作一个长远宏大的规划,就不知道自己是追求什么,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自然也就只能安于现状,老老实实地过一天算一天了。

与此相反,一个有着长远眼光的人会有一个广阔的胸怀,也会有宏伟的抱负和高人一筹的见识,他会以领先一步的眼光,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从而为自己的人生赢得精彩。

1933年,经济危机正在美国蔓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哈里逊纺织公司也因一场大火化为了灰烬。3000名员工悲观地回到家中,等待着董事长宣布公司破产,也等待着失业风暴的来临。在无望而又漫长的等待中,他们终于接到了董事长办公室的一封信:向全体员工继续支薪一个月。这让员工们感到非常意外。他们惊喜万分,纷纷打电话或写信向董事长亚伦.伯斯表示感谢。

一个月后,正当员工们为下个月的生活发愁时,他们又接到董事长办公室发来的第二封信。董事长宣布,再向全体员工支付薪酬一个月。3000 名员工接到信后,不再是意外和惊喜,而是热泪盈眶。第二天,他们纷纷涌向公司,自发地清理废墟,擦洗机器,还有一些人主动去南方联络已中断的货源。

3个月后,哈里逊公司重新运转了起来。对这一奇迹,当时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这样报道的:"员工们使出浑身解数,昼夜不懈地卖力工作,他们恨不得每天工作25个小时。当初,劝亚伦.伯斯领取保险公司赔偿金一走了之,批评他感情用事、缺乏商业精神的人们开始服输。"现在,哈里逊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公司,它的分公司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实,世界上任何形式的灾难都是人的灾难,一旦人的灾难被化解了,希望也就来临了。

试想,如果亚伦.伯斯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他还能够给员工发薪水吗?哈里逊公司能够有今天的规模吗?显然不能。一个目光短浅的人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对未来没有信心和把握,甚至根本就没想到把握未来的事情。因此,这些人很容易被眼前的一些蝇头小利所诱惑,往往会因小失大。明代洪自诚在《菜根谭》中就曾提出"眼光要长远,心胸要宽阔"的观点,可见,眼光长远的重要作用。

春秋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但大臣们却不同意,吴王就说:"谁要是不同意我就杀死谁。"这下,大臣们都吓得不敢再向吴王进谏了。宫里有个少年,一直想给吴王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他又怕被杀,于是就想了一个好办法:他接连三个早晨带着弹弓,假装去后花园玩。终于,吴王发现了他,就对他说:"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没打着,但是我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吴王很有兴致,就让少年把有趣的事说出来。

少年说:"我刚才看到花园的树上有只蝉在叫,并吮吸着露水,可是它不知道螳螂正在后面要吃它;螳螂一心只想抓蝉,却没有想到后面有只黄雀想要吃它;黄雀一心只想抓住螳螂,却不知道我在准备用弹弓打它。蝉、螳螂、黄雀这三个小动物都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却没有注意到隐藏的危险啊!"吴王被少年意味深长的话提醒,原来这少年是在规劝自己不要贸然攻打楚国,以免造成后患啊!于是,吴王决定不攻打楚国了。

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的来历,也是目光短浅者最好的写照了。目光短浅的人容易安于现状,同样,容易安于现状的人也多为目光短浅者。因为安于现状,他就不去思考未来的事情,自然就不会去对未来进行长远的规划,在狭隘的思想下,整天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根本看不到外面广阔的世界!

对我们青少年来说,也一定学会把眼光放长远,当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应该看得远一点,一次的不好只代表过去,并不意味着将来也一定不好;同样,当自己的成绩非常优秀的时候,也应该看得远一些,要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不是狭隘地盯着眼前的成绩。

小贴士:

可以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面对挫折、苦难,我们是否能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是否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否能够有长远的目标和打算?这都需要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度。青少年朋友,我们应该在逆境中磨练出自己的意志,不必计较一时的成败得失,正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要勇于去追求长久的精神底蕴。

豁达是一种气度

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

--(英国)罗素

豁达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心胸豁达是一种通过强大自我战胜狭隘感受的修养方法,也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之一。

晋代潘岳在《西征赋》中写道:"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豁达是让人羡慕的一种性格资本,心胸豁达的人,可能不会功成名就,但却能够让自己洒脱快乐。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古今中外,成就大事的人无不心胸开阔、豁达大度。如果一个人生性狭隘,只是在小事上争来斗去的话,肯定不会成就一番事业。相反,一个人能容天下人、天下事,才能成就自己一生的宏伟目标。

二战时期,美国的莱德勒少尉在"塔图伊拉"号炮艇上服役。一天,他在一个"不看样品"的拍卖会上,用30美元拍得一个密封的大木箱。打开木箱,里面是两箱威士忌。莱德勒想留着这些威士忌开一个酒会。

嗜酒的海明威找到莱德勒,希望买6瓶好酒尝尝。开始莱德勒拒绝了他。但在海明威的一再请求下,莱德勒沉默了一会儿说:"好吧,我用6瓶酒换你6堂课,你教我怎样成为一个作家,如何?"

海明威答应了,他认认真真地为莱德勒上了5堂课,准备上最后一堂课时,他临时有事要远行。临行前,海明威对莱德勒说:"我绝不会食言,现在就给你上第6堂课。"

海明威说:"在描写别人前,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豁达大度的好人……第一,要有同情心;第二,以柔克刚,千万不要讥笑不幸的人……这对你的整个生活都是重要的。朋友,我只能教给你这么多了。还有一点,有空的话请你务必尝尝你的威士忌。"

莱德勒打开威士忌,发现里面装的全部是茶水,他不禁为海明威的豁达宽厚而深深感动。

当海明威在给莱德勒上第一堂课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瓶子里装的都是茶水而不是酒了,但他并没有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仍旧履行了他对莱德勒的承诺,用豁达大度的心胸化解了心中的怨恨。

豁达正是战胜自我狭隘感受后达到的轻松、愉悦、积极的精神境界。青少年朋友,豁达大度是我们成就自我不可或缺的心境,轻视他人、苛求他人往往是一个人心胸狭窄、思想浅薄与狭隘的表现。这种人不但不能认识到他人的长处,也不会发现自己的短处,当然也更不会与他人进行友好的合作。

心胸豁达的人能够成就大事。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其成功的路途中,曾写下了波尔的名字。他们之间也曾经有过面红耳赤的春强舌战,也曾经有过互不相让的据理力争,但在共同追求真理的豁达下,两位科学家的携手双赢,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并让整个科学史为之一亮。

心胸大度豁达的人,一定为人宽厚,与人为善,把身外之物看得很轻。著名画家毕加索对冒充他作品的假画一点都不在乎,从不追究,最多就是把伪造的签名抹掉。对此,有人非常不理解,而毕加索本人这样说:"作假画的人都是穷人,我不能跟穷人计较。再说,那些鉴定真迹的专家也要吃饭。假画能够让很多人都有饭吃,而我自己也没有吃亏,我为什么还追究呢?"可见,毕加索的伟大之处不仅仅是他高超的画技,他悲天悯人的豁达大度,也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我们青少年不应该在与人合作中锱铢必较,也不应该把所有的功劳都揽在自己怀里,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给他人。否则,就会让自己离人性的宽厚越来越远,就会让自己在不觉间失去很多机会,当然,也很难做成大事。

小贴士:

豁达大度很简单,就是遇事能够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不计较;遇人能够宽容、平等、博爱、以诚相待。青少年朋友,一旦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在人生路上就会多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彼此合作中融洽相处,最终共同实现成功的目标。

胸襟宽广容他人

这个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为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法国)雨果

凡事想开一些,要用宽广的胸襟包容他人。要包容那些意见跟我们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如果我们想要改变他,可能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包容他人才是。一旦我们学会用谅解、宽恕的目光和心理看人、待人,就会觉得这个葱茏的世界里,春意盎然,到处充满温暖。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曾说:"开心才见胆,破腹任人钻,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有了这样宽广的胸襟,就会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虚怀若谷、雍容大度的谦谦君子风范。要学会在为人处世中尽可能地去理解他人、关怀他人、帮助他人,对他人不求全责备,不苛求,苛求他人就是在苛求自己。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不善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真是太不象话了!"而蒋琬却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赞扬我,那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不好,他也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蒋琬之所以能够"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蒋琬能够理解杨戏的不足啊!

再来看蔺相如,他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置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并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他非常理解廉颇当时的心情,所以,蔺相如尽量回避、忍让,避免与廉颇发生正面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略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后来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我们应该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要相互"赦免"彼此的过失,当然,罪恶除外。我们也要学会善待他人,这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更是心灵的丰盈。

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却是一个非常懂得善待他人的人。当年,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被捕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位于大西洋一个荒岛总集中营的"锌皮房"里,这一关就是27年。期间,曼德拉每天早晨排队到采石场,然后被解开脚镣,下到一个很大的田地里做挖掘石灰石的艰苦工作。有时,还会从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狱中生活非常艰难。因为曼德拉是要犯,专门看押他的看守就有3个人。

1990年,曼德拉出狱。1994年5月10日,曼德拉正式就任南非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这一天,他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举动震惊了世界。

???? 总统就职仪式开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他的来宾。在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后,他说最令他高兴的是当初看守他的3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他邀请他们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绍给大家。那一刻,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所有的人,也更让南非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颜。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身来,恭敬地向3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时,在场的所有来宾以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

曼德拉说起获释出狱当天的心情:"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他并没有因在狱中遭受的疾苦而怨恨那3位狱卒,反而在总统就职典礼上隆重地邀请他们,善待他们,这并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后来,曼德拉向朋友们解释说,他的牢狱岁月给了他时间与激励,让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苦难的痛苦。他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

青少年朋友,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伤害了我们,而且是有意地伤害,我们会宽恕他吗?可能我们会说,既然他想恶意伤害我,为什么还去宽恕他?事实上不然。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如果我们能够以超凡的胸襟对待他,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融化不了的冰雪。

曼德拉做到了。英国著名诗人勃朗宁曾说:"能宽恕别人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能将别人的错误忘得一干二净那就更好。"一位作家也说过,即使是我们的仇人犯了错误,其中也会有一些错误是情有可原的。只有邪恶的小人会以他人的失败为乐,为他人的成功而气恼。没有胸襟的人真可悲。

小贴士:

只有宽宏大量,用宽广的胸襟包容他人,才能与人和睦相处,赢得他人的友谊和信任,赢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正所谓"心胸狭隘,无能容一沙;心胸豁达,足能涵万物。"


猜疑嫉妒都是人际关系的大敌,猜疑者常常嫉妒心重。猜疑嫉妒会破坏朋友间的友谊,疏远同学间的关系,生活在猜疑嫉妒中的人,总是郁郁寡欢,缺少内心的宁静,也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严重的怨恨,时间一长,就会让心中的压抑聚拢,从而形成问题心理,不仅会危害他人,也会给人际关系造成极大的障碍,最终会摧毁自身。

珍贵的东西因猜疑而失去

猜疑之心如蝙蝠,它总是黄昏时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英国)培根

猜疑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人性的弱点。猜疑历来都是害人害己的祸根,一个人一旦陷入猜疑的枯井,就一定会处处神经紧张,事事捕风捉影,就会对他人失去信任,同样也会对自己心生疑窦,严重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很多时候,猜疑会让一个人失去很珍贵的东西,酿成大错,一旦醒悟,就会后悔莫及。

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商人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这对兄弟很快就长大了,他们留在父亲的商店里帮忙。父亲过世后,兄弟俩就共同经营那家商店。

商店经营得很顺利,他们的生活也很平静。不久,平静的生活就被丢失的一美元打破了,他们兄弟俩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当时,哥哥将一美元放进收银机后,就外出办事了,当他回到店里时,突然发现收银机里面的一美元不见了。

他问弟弟:"你看到收银机里的钱了吗?"

弟弟语气肯定地回答:"没有看到。"??????

但是哥哥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咄咄逼人地追问弟弟,不肯罢休。他说:"难道钱会长了腿跑掉吗?你肯定看到了那一美元。"语气中带着强烈的质疑意味,他心中的怨恨也油然而生。不久,兄弟手足之情就出现了严重的隔阂。

开始,双方不愿意相互交流,后来他们决定不再一起生活。于是,就在商店的中间砌了一堵砖墙,从此分居而立。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20年过去了,兄弟间的敌意与痛苦与日俱增,这样的气氛也感染了双方的家庭和整个社区。

一天,有一位男子开着外地车牌汽车停在了哥哥的店门口。他走进店里问道:"您在这店里工作多久了?"哥哥回答说,他这一辈子都在这店里工作。

男子说:"我必须告诉您一件真实的往事:20年前,我还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流浪汉,一天,我来到你们这个镇上,肚子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我偷偷地从您这家店的后门溜进来,并且从收银机里取走一美元。虽然时过境迁,但我一直无法忘怀这件事。一美元虽然是个小数目,但是,深受良心的谴责,我必须回到这里来,请求您的原谅。"

??????当说完事情的原委后,男子很惊讶地发现店主已经热泪盈眶了,并且哽咽的音调请求男子:"您是否也愿意到隔壁商店再说一次这个故事呢?"当男子到隔壁说完故事后,他惊愕地发现两位面貌相像的中年男子,在商店门口失声痛哭,相拥而泣。

20年的时间,怨恨终于被化解,兄弟之间存在的对立也因此消失。可是又有谁知道,20的怨恨竟是源于对区区一美元的消失的猜疑。生活中,哪怕是一点点的猜疑,都可能让我们失去最为珍贵的东西。

误会引起猜疑,猜疑产生误会,这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怪圈。而要走出这个怪圈。就需要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拓宽心怀,对他人要有充分的信任。正如古人所说:"长相知,不相疑。"我们应该相信他人,理解他人。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从猜疑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小贴士:

猜疑会让我们特别留心外界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别人随口一说的话也很可能让我们琢磨半天,希望发现其中的"潜台词"。这样会让我们本来轻松自然的交往变得复杂起来,而且,久而久之也会严重影响到人际关系,当然,自己也不会有好的心情。

把猜疑彻底消灭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意大利)但丁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曹操刺杀董卓败露后,与陈宫一起逃至吕伯奢家。曹吕两家是世交。吕伯奢一见曹操到来,本想杀一头猪款待他,可是曹操因听到磨刀之声,又听说要"缚而杀之",便大起疑心,以为吕伯奢要杀自己,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拔剑误杀无辜。

不可否认,这是由猜疑心理导致的悲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碰到一些猜疑心很重的人,他们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认为人人都不可信、不可交。比如,有的青少年看到几个同学背着他讲话,就会怀疑是在讲他的坏话;老师有时对他态度稍微冷淡一点,他就会觉得老师对自己有偏见等。

猜疑就好像一条无形的绳索,它会捆绑我们的思路,会让我们远离朋友。一个喜欢猜疑的人常怀一颗嫉妒心,一定会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自我封闭,把自己与外界信息和人间真情阻隔开来,不能与同学、朋友好好地相处,当然,他也不可能无法结交到真心朋友,会变得自卑、怯懦、消极和被动。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莫洛亚曾说:"多疑的人永远不能成为好朋友。友谊需要整个信任:或全盘信任,或全盘不信任。如果要把信心不断地分析、校准、弥缝、恢复,那么,信心只能增加人生的爱的苦恼,而绝不能获得爱所产生的力量和帮助……但若信心误用了又怎样呢?也没有关系:我宁愿被一个虚伪的朋友欺弄而不愿猜疑一个真正的朋友。"

这样看来,猜疑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都有危害。那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把猜疑彻底消灭呢?

首先,学会理性思考。

当我们发现自己产生怀疑时,保持冷静,切忌感情用事,千万不要让自己朝着有利于猜疑的方向思考,而应该停下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想?这么想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怀疑是错误的,还有哪几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呢?在我们做出决定前,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有利于我们冷静思考。当我们学会了理性思考,就不会无端猜疑了。因为我们可以在开始先综合分析一下对方平时的为人、经历以及与自己交往的表现,这样的思考有助于将错误的猜疑消灭在萌芽状态。

其次,提高自我调节力。

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难免会遭到他人的议论和流言。这时,我们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调节力,正如诗人但丁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要把他人的议论和留言放在心上,也不要去猜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当我们调节好自己的心情后,就会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这样不仅解脱了自己,而且产生的怀疑也烟消云散了。

最后,注意加强交流。

一个善于交流的人,也会自己解除疑惑。很多猜疑源于相互之间的误解,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我们就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两人坐下来交流。如果猜疑不能及时解除,就可能导致不幸。这样,通过谈心,一方面可以各自了解对方的想法,消除隔阂、排解误会,另一方面,也会有效避免因误解而产生的冲突。?

小贴士:

猜疑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因为缺乏"自我安全感"导致的。我们青少年有时候会担心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处于不安全的境地,就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过多的疑虑。如果我们对对某种情况或某个问题缺少真实的信息,就无法做出合理判断,因此就会用猜疑来弥补自身对真实信息的缺乏。这种做法是极为错误的。猜疑心理于他人于自己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努力克服它,还给自己和他人一个好心境。

嫉妒是错误的根源

嫉妒是一条绿色的蛇,咬住了就不会松口。

--(英国)莎士比亚

嫉妒,是人性的弱点之一,似乎每个人身上都会体现那么一点,当然,我们青少年也不会例外。

关于嫉妒,日本学者摩武俊在《嫉妒心理学》一书这样写道:"所谓嫉妒,就是自己以外的人占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是自己所宝贵的东西被人夺取、或将被夺取的时候所产生的感情。"

"这种感情极欲排除别人优越的地位,或者想破坏别人优越的状态,含有非常激烈的憎恨感情。有了这种激烈的感情,而不一定立刻显现于表面,这就是嫉妒。在引发事端的场合,反而是冰山一角,许多嫉妒都是深藏在人们的心中的。"

可见,嫉妒是一种难以公开的阴暗心理,它常对人们造成严重的心理危害。嫉妒心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心理品质。一个有强烈嫉妒心的人会因为得不到他人得到的美好的东西,就可能去诽谤、极力贬低他人,在"我得不到你也不能得到,即使得到也不能让你轻轻松松,你要付出额外的代价"的消极心理支配下,就会导致一系列不该发生的事。

1821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的论文《电磁研究的历史概况》在《哲学年刊》上发表了,许多人都把视为电学和化学方面的天才。

然而,他的才华和名声却遭到了曾经一手把他培养起来的戴维的嫉妒。戴维四处散布流言蜚语,说法拉第资历太低,态度不诚实……当大家拥戴法拉第做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时,戴维不仅怒气冲冲地以会长的身份命令法拉第"撤回你的皇家学会会员候选人资格证书",还投了唯一的一张反对票。这张因嫉妒而产生的反对票虽然没有能够阻止法拉第的当选,但却给他留下了深深的伤害。

幸运的是,很多年后,戴维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戴维临终前,有人问他:"您一生中最伟大的发现是什么?"

戴维绝口不提自己发现的钠、钾、氯、氟等化学元素,却说:"我最伟大的发现是一个人,他是法拉第。"

可以说,戴维一生的功绩是伟大的,也是不可磨灭的,他的伯乐精神至今仍是科学界乃至各界学习的楷模。但是,这位伟大人物却因为一时的嫉妒之心而让自己的人生失色不少。正是因为他一味地挑剔、批判甚至压制法拉第,千方百计阻挠法拉第施展自己的才华,让法拉第的科学前进路上多了一块绊脚石。不可否认,戴维的嫉妒成了错误的根源。

嫉妒之心,是人类心灵上毒素,不知道已经伤害了多少人。现实生活中,嫉妒的对象一般都是与自己能力相当、能够形成竞争关系的人。比如,当对方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时,人们都过去称赞和表示祝贺,而自己却木讷地坐在一边一言不发。由于心存芥蒂,事后或许会就对方取得的成绩,或就对方其他方面事情的"破绽"大大攻击一番。如若对方也如法炮制,以牙还牙的话,就会造成恶性循环,势必会影响双方人生的发展和身心的健康。

由此可见,嫉妒就是错误的根源。著名诗剧《浮士德》中写道:"嫉妒是来自地狱的一块嘶嘶作响的灼煤。"我们每一位青少年都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当别人超过自己时,一定要看到别人付出的努力,要真诚地向他学习,千万不能再让自己的嫉妒成为错误的根源了。

小贴士:

虽然嫉妒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弱点,但是我们青少年一定不能因此而忽视它的危害性。要趁着它还只是我们心灵里的一个小小"肿瘤"时,就赶紧去治疗它,否则,一旦它发展下去形成恶性"癌变"的话,我们再去治疗它就已经来不及了。

嫉贤妒能害人害己

嫉妒是诸恶德里最大的恶德,它可以使好朋友反目为仇,也能让一些贤能者一蹶不振,还能增加嫉妒者本人的痛苦。

--(法国)司汤达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嫉妒能使人得到短暂的快感,也能使不幸更辛酸。"嫉妒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也是一种破坏性因素,它会对学习、生活、人生都产生消极的影响,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

实际上,一个人的嫉妒心理以及相应的嫉妒行为除了能够让他的心理得到暂时地平衡之外,根本就毫无可取之处。因为,身受其害的嫉妒对象会远离这个"作恶多端"的嫉妒者,旁观者也会对嫉妒者的小人行径不满,嫉妒者以前建立的一些人际关系也可能由此而失去和谐,变得紧张起来。

另外,嫉妒者本身也并不是一个胜利者,他自己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痛苦,在以后的交往活动中也会裹足不前,不敢与那些条件优越或者有很强能力的人交往。更为可怕的是,可能会因为一时的嫉妒行为给双方都造成巨大的伤害,正所谓"嫉贤妒能害人害己!"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名牌大学心理学系的一位女研究生,将同宿舍的一个女同学告上了法庭。这之前,原告与被告的关系相当不错,堪称该系的一对姊妹花;同时,两个人的成绩不相上下,因此,彼此又在暗自较劲。到第三年的时候,两人都参加了托福和GRE考试。因为原告的成绩比较不错,就向美国一所著名大学提出了申请,不久她就被告知每年可以获得近2万美元的奖学金,她十分高兴,等着美国学校的正式录取通知书。但是,被告却考砸了,看到原告每天都兴高采烈的样子,她非常生气。很快,她就生出一计。这时,原告想正式录取的通知书应该到了,可她左等右等,就是不见通知书的到来。然后,她就委托在美国的同学去该校打听,校方说曾经收到了她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说她要拒绝来该校,因此校方只好将名额转让给了其他人。原告听到这个消息,如同五雷轰顶,冥思苦想是怎么回事。后来,她多方调查,才发现是被告盗用了她的名义,在学校心理系的微机室给美国学校发了一封拒绝函。原告带着愤怒的心情,将此事诉诸法庭。

是什么害了那个已经考取美国学校的女研究生?又是什么害了那位没有考取的女研究生呢?显然,是嫉妒。因为嫉妒,害了他人又害了自己。

这种事例并不少见。我们可以纵观古今中外,无论是历史事实,还是文艺作品中的描述,反映因嫉妒而造成惨重后果的比比皆是,这些,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在触目惊心的同时,也应该好好地掩卷深思。

因为嫉妒,庞涓虽与孙膑为同门兄弟,又同在魏国为官,但仍因孙膑才高于己而陷害于他,以至孙膑被砍去双脚,落下终身残疾,后来,两人又在战场上争斗,最终使庞涓"智穷兵败,乃自刎";

因为嫉妒,诗人曹植的手足之亲曹丕,虽然贵为一国之君,却势必要致弟弟子于死地而后快,于是就有了:"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绝句,而从此,曹丕的小心眼也就和这"七步诗"紧密相连了;

因为嫉妒,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这位中国第一位行使皇权的皇后,制造出了人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彘"。她将丈夫生前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砍去双臂双腿,摘眼、挖耳、熏聋哑,然后抛之于猪圈中,这惨绝人寰的情景甚至吓病了她自己的亲生儿子;

因为嫉妒,"小乔初嫁、英姿勃发"的周郎周公谨,英年早逝。临死前他仰面向天,发出了沉重、无奈的、流传千古的绵长叹问:"既生瑜,何生亮?!"

因为嫉妒,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笔下的睿智高尚、骁勇善战的奥赛罗轻信小人的挑拨与谗言,杀死了纯洁的妻子,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人间惨剧,在真相面前不得不拔剑自刎,使自己一世英名付诸东流。正因为如此,莎士比亚告诫我们:"警惕嫉妒,它是开创恶例的绿眼睛怪物,这意味着它贪得无厌。"

……

有人说,嫉妒就像盘踞在一个人心里的毒蛇一样,疯狂地吞噬着人性中一切善良的东西,直至把这个人也变成毒蛇,再去伤害别人。青少年朋友,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让嫉妒这条毒蛇钻进自己的心里,害人又害己!

小贴士:

"他根本就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就想不通为什么大家会如此吹捧他。如果我也有他那样的机会,我一定会做得比他更好。按道理来说,这个机会本应该属于我的,我想一定是他在暗地里做了手脚。我一定要揭穿他的老底,让他好看,我会这么做的,但我会把它做得天衣无缝!"青少年朋友,看了这些话,我们感觉到了什么?是否和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有一点共鸣呢?如果是的话,那就要警惕了,嫉妒之蛇正在爬向你,你要小心了!

突破嫉妒的心理

不要嫉妒,最好的办法是假定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甚至做得更好。

--(美国)巴鲁克

一个人有了嫉妒之心,就等于承认自己不如人了。如果想要超越他人,就应该首先超越自己。一位哲人曾说:"对心胸卑鄙的人来说,他是嫉妒的奴隶;对有学问,有气质的人而言,嫉妒却化为竞争。"我们一定要坚信他人的优秀并不妨碍自己的进步,相反,却给自己物色了一个竞争对手、一个榜样,这样会给我们自己注入前所未有的动力。实际上,一个真正埋头沉入自己学习、工作的人是没有时间嫉妒他人的。

当我们看到他人比我们强大的时候,要承认,要接受,更要在内心深处对自己说:"他的优秀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无端地嫉妒他于事无补,只有勤奋地扬长避短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精彩。"然后,我们要努力完善自己。美国一个拳击手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深深记着刚开始在埃德.帕克的武馆里训练时的情景。有一次,我正在练习拳击,对手的技术要好些,为了弥补我技术和经验的不足,我试图使诈,想轻易得分。但我被远远地超过了。对抗结束后,我很沮丧。武馆教练帕克把我请到他的办公室。

"你为什么不高兴?"他问。"因为我得不了分。"我回答。然后,帕克从桌子后面站起来,拿了一支粉笔,在地上画了一条长5英尺的线。"你看怎么才能把这条线弄短?"他问道。我端详了一阵后,给了他几个答案,包括把线截成好几段。他摇摇头,又画了一条线,长过第一条,"现在你看头条线怎么样了?""短了。"我说。

帕克点点头说:"提高、增长你自己的线,总比切断对手的线要强。"

在学习或生活中,我们的嫉妒心理往往会发生在双方或多方之间,只有我们注意自己的性格修养,尊重和帮助他人,尤其是我们的对手,我们才能突破嫉妒心理而免受其害,同时,我们也能够获得学习和未来事业上的成功。

伯兰特.罗素是英国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并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其《快乐哲学》一书中谈到嫉妒时说:"嫉妒尽管是一种罪恶,它的作用尽管可怕,但并非完全是一个恶魔。它的一部分是一种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人们在黑夜里盲目地摸索,也许走向一个更好的归宿,也许只是走向死亡与毁灭。要摆脱这种绝望,寻找康庄大道,文明人必须像他已经扩展了他的大脑一样,扩展他的心胸。他必须学会超越自我,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学得像宇宙万物那样逍遥自在。"

那么,我们应该具体采取什么方式来化解嫉妒心理呢?

首先,要胸怀大度,宽以待人。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嫉妒心理就很难产生了。19世纪初,肖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时,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当时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已蜚声乐坛,他对肖邦的才华却大为欣赏。李斯特想了一个办法让肖邦在观众面前赢得声誉:那时候在钢琴演奏时,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以使观众在黑暗聚精会神地听演奏。李斯特坐在钢琴面前,当灯一灭,就悄悄地让肖邦过来代替自己演奏。观众被美妙的钢琴演奏征服了。演奏完毕,灯亮了。人们既为出现了这位钢琴演奏的新星而高兴,又对李斯特推荐新秀深表钦佩。试想,如果有这样的胸怀,还会有嫉妒心理吗?

其次,懂得客观评价自己。

当嫉妒心理萌发或是有一定表现时,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从而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找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当认清了自己后,再重新评价别人,自然也就能够有所觉悟了。

第三,杜绝虚荣心。

有人说,少一分虚荣就少一分嫉妒心。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对于嫉妒者来说,他要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这正是一种虚荣、一种空虚心理的需要。所以,克服一分虚荣心就少一分嫉妒。

第四,善于寻找快乐。

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就像嫉妒者随时随处为自己寻找痛苦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在想:比起别人可能得到的欢乐来,我的那一点快乐算得了什么呢?那么他就会永远陷于痛苦之中,陷于嫉妒之中。快乐是一种情绪心理,嫉妒也是一种情绪心理。哪种情绪心理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靠我们来调整。正所谓"快乐之药可以治疗嫉妒"。

最后,做到见贤思齐。

一个道德思想纯正的人、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在发现他人做得比自己好、比自己更有能力时,根本不会对他人心生不满,而是从他人的成绩中找出自己的差距所在,从而振作精神,向他人学习。这样,他就会在积极进取心理的状态下,赶上甚至超过曾经比自己强的人。这就是古人讲的见贤思齐。

小贴士:

显而易见,嫉妒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对我们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青少年朋友,我们与其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嫉妒他人,还不如利用一切力量去增强自身的本领,做一个让人羡慕的人,我们的人生也会因此绽放出它应有的光彩!


在成功者的词典里,从来就没有困难、逆境、绝望、失败等这些词的位置,这是一个人意志坚强的表现。相反,意志薄弱是一种思想上的疾病,它会削弱我们战斗力,也会吞噬掉我们的自信,让我们不战而败。如果我们能够把薄弱意志驱除掉,那我们就拥有了无坚不摧、无往不利的意志力了,而这将成为我们迈向成功的一大资本,也将帮助我们达到人生的顶点。

意志力决定成败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决不可能有雄才大略。

--(法国)巴尔扎克

一位成功人士认为,巨大的成功靠的不是力量而是韧性。我们未来的竞争常常是持久力的竞争,有恒心和毅力的人往往成了笑在最后、笑得最好的胜利者。意志力,在我们成功的道路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从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可知,竞赛的胜利者之所以是笨拙的乌龟而不是兔子,这与兔子在竞争中缺乏坚持精神和意志力是分不开的。因而,恒心和毅力对于要参与到激烈竞争中的我们青少年来说,是必备的心理素质。一个有着坚强意志力的人,便有无穷的力量。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使得我们自立、成才的愿望永远只能是梦。

成功的道路各不相同,世界上如果有100个人的事业获得了成功,那么,就至少有100条不同的成功轨迹。但是,有这样一个人,在他的成功之路上,死神每时每刻都与他相随,他却用坚强的意志做支撑走向了成功。他就是家喻户晓的诺贝尔**的奠基人--弗莱德.诺贝尔。

1864 年9 月3日这天,30多岁的诺贝尔由于一场严重的事故,他自己一手创建的硝化甘油炸药的实验工厂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同时,他也失去了自己最亲爱的弟弟和四个亲密助手,诺贝尔的母亲得知小儿子惨死的噩耗,悲痛欲绝。年老的父亲因太受刺激引起脑溢血,从此半身瘫痪。

**当局立即封锁了出事现场,并严禁诺贝尔恢复自己的工厂。人们像躲避瘟神一样避开他,再也没有人愿意出租土地让他进行如此危险的实验。然而,诺贝尔在失败和巨大的痛苦面前却没有动摇。

惨案发生后,困境并没有使诺贝尔退缩,他在远离市区的马拉仑湖上,一个人在一只巨大的平底驳船上进行一项神秘的实验。诺贝尔在他的驳船发明了雷管。随后,他把实验室从船上搬迁到温尔维特,并正式建立了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接着,他又在德国的汉堡等地建立了炸药公司。一时间,诺贝尔生产的炸药成了抢手货,源源不断的订货单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诺贝尔的财富与日俱增。

然而,获得成功的诺贝尔并没有摆脱灾难。不幸的消息接连不断地传来:在旧金山、德国、巴拿马,相继发生了一连串骇人听闻的爆炸消息,再次使人们把他当成瘟神和祸害,这一次他所遭受的是世界性的诅咒和驱逐,诺贝尔又一次被人们抛弃了。

面对接踵而至的灾难和困境,诺贝尔没有选择一蹶不振,对于目标所表现出来的毅力和恒心,使他义无返顾地向着前方走去。在奋斗的路上,他已习惯了与死神朝夕相伴。炸药的威力曾是那样不可一世,然而,大无畏的勇气和矢志不渝的恒心最终激发了他心中的潜能,他征服了炸药,吓退了死神。诺贝尔赢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一生共获专利发明355 项。他用自己的巨额财富创立的诺贝尔科学奖,被国际科学界视为一种崇高的荣誉。

诺贝尔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在成功的路途中,再大的困难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意志力是实现目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发挥潜能的必要条件。意志力与目标结合之后,便形成了百折不挠的巨大力量。

不但如此,诺贝尔的成功还启示我们,做事要经得起挫折,不能半途而废。我们都知道,任何成功都必须全力以赴,坚持到底。否则,永远无法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成功者和失败者也都同样经历过失败的滋味,所有成功的故事也都是巨大失败的故事,但两者的唯一不同就在于,那些最终成功的人们能在每次失败之后都重新站起来。而有些人只所以失败,是因为缺乏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和意志力。在两个所有条件都相同的人中,意志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走得长远。

小贴士:

要实现梦想必须要有行动,行动必须要有恒心。只有既有行动又有恒心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即使梦想再伟大,如果不能付诸实践,坚定地走下去都将是空谈,是永远也成为不了现实的。

坚守自己的信念

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挪威)易卜生

信念是一种指导原则和信仰,让我们明白人生的意义和方向。司图尔特.米尔曾说:"一个有信念的人,所发出来的力量,不下于99位仅心存兴趣的人。"信念也像指南针和地图,指引出我们要去的目标,并确信必能到达。

没有信念的人,就像少了发动机的汽车,不能动弹一步。所以在人生中,必须要有信念的引导,它会帮助我们看到目标,鼓舞我们去追求,创造我们想要的人生。

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说:"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但那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有必要的恒心,尤其要有自信!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这是一种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使无论何时都将成为决定我们成败的前提。

把成功者和失败者进行比较,也许会惊奇地发现,人与人之间各方面的能力可能相差不大。但是,追求目标的态度则大不相同。成功者不容许任何事情摧毁他的自信,也不容许有任何事物阻止他,他会由挫折重新安排他的计划,如果计划真的需要改变,他会改变他的计划,但并非他的目标。对一个目标坚定的信念,足以让我们克服人生中所有的困难。

有一位巴恩斯先生,他是一位信念坚定,但却没有什么"资源"的人。他"异想天开"地决定要和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合作。他不修边幅的仪表,惹得爱迪生的助手们一阵嘲笑,尤其当他表明要成为爱迪生的合伙人时,大家笑得更厉害了。因为,爱迪生从来就没有什么合伙人,但巴恩斯的坚持却为他赢得了面试的机会,而且,他还得到一份打杂的工作。

虽然,爱迪生对于他的坚毅品格有着深刻的印象,但是,这并不足以使爱迪生接受他作为合伙人。巴恩斯在爱迪生那儿做了数年的设备清洁和修理工,直到有一天,他听到爱迪生的销售人员在嘲笑一件最新的发明产品--口授留声机。

销售人员坚定地认为,这个东西一定卖不出去,原因在于,老板都有自己的秘书,为什么非得用机器呢?这时,巴恩斯觉得机会来了,他站出来说道:"我可以把它卖出去!"从此,他从一名杂工变成一名销售员。

巴恩斯以他做杂工的薪水,花了一个月时间跑遍了整个纽约城。一个月之后,他卖掉了7部机器,当他怀着满腹的全美销售计划回到爱迪生的办公室时,爱迪生终于接受了他作为口授留声机生产营销合伙人的请求。于是,这个曾经被人嘲笑的人成为了爱迪生唯一的合伙人。这是因为巴恩斯的努力和对自己信念的坚持,使得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坚持,是一种耐力,也是一种生存的本领,它以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去做事情。坚持的过程其实是磨练的过程,可有的人往往因为缺少这种精神而与成功失之交臂。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坚持是凭借自己的能力作不懈的努力,并不依赖于他人。比如巴恩斯,实际上,他就是以自己进取不屈、信念坚定的精神赢得了爱迪生的信任,而决非其他。

当然,坚定自己的信念,也要有正确的方向。如果我们的方向是错误的,那么,我们的信念越坚定离成功就越远。比如,从前有的科学家试图发明永动机,不用任何能量就可以带动机器运转,正是因为这种思维本来就是错误的,所以坚持也没什么意义。但是我们通过敏锐判断,一旦认定目标,就要坚持到底,不轻言放弃。

我们都知道,每一项成就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任何人的成功都来之不易。下定决心要战胜失败的人,不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不会放弃最后的努力。

我们是最富有朝气的青少年一代,如果我们想做的事是正确的,我们也相信确实如此。那么,就可以放心去做,去实现我们的梦想。坚持,也许正是成功边缘的最后一道门槛、最后一次考验。它是考验我们意志力的试金石。我们在关键时刻,对于成功信念的坚持,就会让自己距成功的曙光越来越近。

小贴士:

成功之路不平坦,遇到挫折时千万不可自暴自弃。世上成大事者没有一个是靠自暴自弃来实现自我的。相反,他们都是不甘于自暴自弃,始终对成功抱有坚定的信念。坚定的信念可以让我们渡过难关,坚韧的意志可以让我们经受住考验。当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股不可抑制的激情汹涌澎湃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多么渴望做事,这时我们就会精神饱满,对未来充满信心。

毅力不可低估

伟大的毅力产生伟大的目的。

--(苏联)斯大林

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向成功之巅攀登的过程中,只有战胜了困难,战胜自己,才会变得坚强起来。老子曾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成功等于智慧加顽强的毅力,逆境和挫折对于一个真正的强者来说,就是锤炼意志的熔炉。

毅力,是指我们面对某一个决心要完成的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在逆境的时候表现得尤为强烈。正如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过的那样,毅力是"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冲劲"。如果我们拥有强大的毅力支撑,那么,我们全身的力量都可以在它的"召唤"下集合起来,为实现我们的目标而奋斗。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95年,法国一名记者博迪心脏病突然发作,最后导致四肢瘫痪,而且完全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全身的器官中,只有左眼还可以活动。但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头脑还是清醒的。这时,他还是决心把自己在病倒前就开始构思的作品完成并出版。

出版商得知这一情况后,出面便派了一个叫门迪宝的笔录员来做他的助手。笔录员每天工作6小时,给他的著述做笔录。博迪失去了语言沟通能力,只有左眼还能眨,所以,就只有通过眨动左眼与门迪宝来沟通。博迪一个字母接一个字母向门迪宝背出他的腹稿,然后由门迪宝抄录出来。门迪宝把常用字母读出来,让博迪来选择,如果博迪眨一次眼,就说明字母是正确的。如果是眨两次,则表示字母不对。

最开始,他们并不习惯这样的沟通方式,所以产生了不少障碍和问题。他们最初合作时,每天只能录一页,后来慢慢加到3页,几个月之后,他们历经艰辛终于完成这部著作。据粗略估计,为了写这本书,博迪共眨了20多万次左眼。这本不平凡的书已经出版,共有150页,它的名字叫《潜水衣与蝴蝶》。

在我们身边,聪明的人并不少,可成功者总是寥寥无几。很多聪明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因为他在已经具备了不少可以帮助他走向成功的条件时,还在期待能有更多一点成功的捷径展现在他面前;而能成功的人,首先就在于,他从不苛求条件,而是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去竭力创造条件--就算他只剩了一只眼睛可以眨。

人的一生总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但在前进的过程中,往往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崎岖不平"的地方。一个有着坚强毅力的人,就相当于有了一把拥有无穷力量的宝剑一般,能够"披荆斩棘",奋勇向前。

青少年朋友,回忆一下我们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曾经对某件事情有很大的兴趣和决心?比如,曾几何时信誓旦旦地规划着自己的学习计划:每天早起读一小时英语,临睡前读几页散文,还有,为了保证身体的健康向自己提出每天必须锻炼一个小时等。但每次不过都是维持了几天热度,几天后就忘得一干二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打持久战的毅力。

我们想一想,如果爱迪生由于自己一两次的失败,就不再继续做实验,那么,我们所在的世界将会怎样?又比如,文坛巨匠莎士比亚,如果因为第一部作品的失败而隐退的话,怎么会有《哈姆雷特》的问世?如果越王勾践因为失败而意志消沉,又怎么能打败吴国?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没有计划不是最可怕的,暂时的失败也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个没有毅力,意志薄弱的人失败了,我们便只能看他整日唉声叹气和退缩不前。没有计划的人可以为了成功做一个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计划,但是,对于一个没有毅力的人来说,再远大的理想也只是一场梦幻而已。

作为当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磨练自己的意志,真正去锻炼我们的毅力。用我们自己的力量,给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环境。

小贴士:

英国小说家狄更斯曾经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山。所以说,依靠自己的毅力,我们可以征服看似不可攀登的"高山",可以穿越艰难险阻的"沙漠",每一次的成功激励着我们正视自己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坚持到底,勇敢追求。

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斧头虽小,但多次砍劈,终能将一棵坚硬的大树砍倒。

--(英国)莎士比亚

有人说,人们对于成功秘诀的谈论实在是太多,事实上,成功并没有什么秘诀。成功的声音一直在芸芸众生的耳边萦绕,只是没有人理会它罢了。它反复述说的就是一个词--意志力。

任何一个人,只要听见了它的声音并且用心去体会,就会获得足够的能量去攀越生命的巅峰。其实,只要给予意志力以支配生命的自由,那么我们就会勇往直前。

词典上将"意志力"解释成"控制人的冲动和行动的力量",其中,最关键的应该是"控制"和"力量"这两个词。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力量"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在于如何去"控制"我们的行为,做一个有较强意志力的人。下面条建议将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意志力。

首先,积极进取。

积极进取是一种强大的自我激励的行为暗示。当它应用于积极向上的目标时,将会变成一种巨大的力量。主动的意志力能让我们克服惰性,把注意力集中于未来。当我们遇到阻力时,想象自己在克服它之后的快乐,并积极投身于实现自己目标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就能坚持到底。

其次,一定要下定决心。

为了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要下定决心。有些时候,甚至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来逼迫自己挑战自己的意志力极限。比方说,为了培养意志力,在设定了要完成的事情后,我们可以请别人来监督,或者找上几个好友,一起完成一件事情,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玛吉是美国加州的一位教师,她对自己臃肿的身材十分不满,便决定减肥6公斤。为此,她购买了比自己的身材小两号的服装,要在3个月之后的年会上穿起来。由于坚持不懈,玛吉终于如愿以偿。

再次,一定要目标明确。

有一位心理学教授,曾经把一组打算改变自己意志力水平的人集合起来,作为他的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在一定时间内,在相同的条件下,那些目标最具体、明确的人是最成功的。比如,其中一名青年决心每天做到对母亲和颜悦色,体贴孝顺,后来,他果真办到了。而另一个人只是笼统地表示要对家里的人更好一些,结果还是老样子。

因此,我们在设定计划的时候,尽量避免一些空洞的立意,比如:"我打算多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或者"我计划多读一点书"……取而代之,我们应该具体、明确地规定,我打算每天早晨步行45分钟"或"我计划一周中一、三、五的晚上读一个小时的书"等。

第四,一定要真正去权衡利弊。

如果我们决定好好学习英语,但不能真正体会好好学习英语对于我们究竟有哪些好处的话,就会增加我们半途而废的几率。我们可以尝试在一张纸上划上4个格子,以便填写由于学习英语带来的短期和长期的损失和收获。通过这样的仔细比较,把做一件事情的意志力集聚起来就更容易了。

第五,通过细小的事情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力。

早在1915年,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曾经提出一套锻炼意志的方法。其中包括从椅子上起身和坐下30次,把一盒火柴全部倒掉,然后一根一根地装回盒子里。他认为,这些练习可以增强意志力,以便日后去面对更严重更困难的挑战。巴雷特的具体建议似乎有些过时,但他的思路却给人以启发。

第六,实事求是的原则。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充分分析自身的情况。如果我们决定克服自己懒惰的坏毛病,决定每天早起来锻炼身体,为了突显自己"改革"的决心而决定晚上12点钟休息,凌晨4点钟就起床,显然,这是不合时宜的,这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样做不仅不会对我们完成目标有什么好处,还会由于自身的判断失误而导致任务的失败,使我们对于培养意志力有了消极的抵触情绪,这是得不偿失的。

最后,应该逐步培养。

坚强的意志不是一夜间突然产生的,它在逐渐积累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形成。中间还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失败,必须找出使自己斗志涣散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我们可以试着把一个艰难的目标分成几个容易完成的小部分,这样一来,可以使我们较快地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加我们完成任务的决心。

对于每一个要克服的障碍,都离不开意志力;面对着所执行的甚至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所依靠的是内心的力量。事实上,意志力并非是生来就有或者不可能改变的特性,它是一种能够培养和发展的技能。

青少年朋友,我们应该正视自己薄弱的意志,要对自身意志力进行有效培养。在成长的过程中,无论面对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不要放弃对梦想的追逐和希望。

小贴士:

有人说,意志力薄弱的人是一个软弱的人,是不容易赢得成功的。无疑,这终说法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意志力也是可以培养的一种能力,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对做事没有信心,容易胆怯,不能坚持,这就说明我们身上的意志力还没有被激发出来。我们要去积极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做意志坚定的青少年一代。


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缺乏理想的人,是没有灵魂的人,他只想索取,不想付出,因为他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应该在社会中、在家庭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只能应付别人,但同时也是在应付自己,他注定会一生无成、一事无成。只有积极主动地担负起他应该担负的责任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练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美国)亚伯拉罕.林肯

责任心是一个人能够自觉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并负责到底的决心或信念。一个人责任心的有无或强弱会关系到他事业、人生的成败。

青少年朋友,我们都应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无论事情的结果是好是坏,只要是我们独立行为的结果,就应该勇于承担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我们青少年来说,一定不能逃避责任,不能淡漠自己的责任感。

?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总统,也是美国人民心目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林肯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买书看。虽然林肯的母亲总设法满足他看书的愿望,但还是不能满足林肯对于书本的渴求。因此,林肯经常去别的小朋友或是邻居家里借书。

林肯经常去的是邻村的鲍里斯医生家帮忙干农活,这样,他既可以为贫困的家里分担一些责任,又可以减轻一下家里的经济负担。一天,小林肯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华盛顿传》,他非常高兴,于是大胆地向鲍里斯医生借这本书,恰好鲍里斯医生也是刚刚得到这本书,也非常喜欢,当然有些舍不得。不过,鲍里斯医生问小林肯:"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吗?"

"是的,医生,我非常想看这本书。因为我非常崇拜华盛顿总统,我希望长大后也做一个像他那样伟大的人物。医生,求求您,我就借一天,明天就能还给您,我保证。请相信我吧!"小林肯恳切地说。

????"这是一本新书,而且我非常爱护书本,你能保证不会损坏它吗?"鲍里斯医生说。小林肯做出了保证,于是,鲍里斯医生将书借给了他。

????小林肯喜出望外,一回到家就废寝忘食地读到深夜两点钟。林肯的母亲不断催促他早点睡觉,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屋睡觉了。半夜的时候,他被震耳欲聋的雷声惊醒,他马上意识到屋里开始漏水了,糟糕,放在外屋的书!小林肯赶忙跳下床,去营救他心爱的书,可一切都已经太迟了,新书早已被水打**。面对此情景,小林肯有点不知所措。他的母亲说:"孩子,书已经**。不过,你已经答应鲍里斯医生要好好保管这本书,那么,你就要对此负起责任来,不要怪天气不好,只能怪你自己没有保管好书。明天你就去鲍里斯医生那里,请求他的原谅。"

第二天,小林肯不得不硬着头皮去鲍里斯医生家里。他非常歉疚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鲍里斯医生,并且希望得到他的原谅。可当鲍里斯医生看到皱巴巴的书时,非常生气,他大声地训斥林肯:"你不是答应要好好保管这本书的吗?怎么让它变成了这副模样?"

"医生,我知道这件事情不能怪天气,只怪我没有将书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真对不起,您能原谅我吗?我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会赔偿您的损失。我可以为您工作,这样我可以用工资偿还,可以吗?"小林肯说得非常恳切,他非常希望得到鲍里斯医生的原谅。

"那好吧!"鲍里斯医生同意了。就这样,小林肯为他干了3天的活,又抽时间看完了那本书。鲍里斯医生被小林肯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最后把那本书送给了林肯。

林肯就是凭着这种品质,不断努力,后来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总统。

青少年朋友,我们应该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否则就会会淡化我们的责任感,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还必须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养成可贵的责任心,才能独立应付生活的考验。

行为心理学认为,在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中,惩罚虽然使人感到痛苦和厌恶,然而必要的惩罚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对孩子责任心的养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由此,我们青少年应该理解一点:父母对我们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手段,是为了让我们对自己的错误感到愧疚,学会自己承担责任。

前些年有一部美国家庭喜剧风靡全国,这部剧叫做《成长的烦恼》,剧中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叫本,他往往使出一些连大人都难接的怪招,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忍俊不禁。在这部剧中,美国人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方式方法得到了充分展示。

一个冬天,本为了达到自己买玩具的目的,假扮成一个小乞丐,博得了邻近居民的同情,于是别人都给他钱,他用这些钱买了喜欢的玩具。但是当他父亲得知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这是在愚弄别人,让本必须马上改正错误。要知道,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天气,本的父亲带着他走街串巷,向好心的邻居退款并得到了原谅。当深夜回到家里,本已经是累倒在他父亲的肩膀上。

青少年朋友,我们要明白,无论如何,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一旦逃避自己理应承担的责任,就会受到他人的指责,也会失去更多的朋友。

小贴士:

有人说,生命就是一种责任,谁逃避自己的责任,谁就会被命运捉弄;谁拒绝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谁就会被团队或组织淘汰出局。只有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承担超越生命的职责。责任,让弱者变强,让强者更伟大。

责任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英国)维克多.费兰克

责任心是一个人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对于日后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以及家庭幸福都有巨大的帮助。苏联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社会在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也在不断提高,所以,作为人才素质重要体现的责任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才选择的一项重要指标。今天还是青少年的我们,明天就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但是我们知道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吗?

现在,我们只要随手翻阅一下报纸招聘广告,随时浏览一下人才网站,就都可以发现,几乎在所有的招聘单位,都将责任心作为对招聘人员的一项重要要求。因为任何一家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首先需要的是具有责任心的员工。员工一旦有责任心,他才会去努力工作,企业也才会有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和加强自己责任心的培养,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未来的事业成功、家庭生活的幸福。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曾说过,一个人必须有责任感,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做一天就得做好一天,你不知道它会在以后的路上给你什么样的帮助。谁都可以成为成功者,只要你保持自己的责任感。

齐瓦勃出生在美国的乡村,他几乎没有受过什么像样的学校教育。一个偶然的机会,齐瓦勃来到一个建筑工地打工,这个建筑工地归钢铁大王卡内基所有。从踏进建筑工地的那一天起,齐瓦勃就有一种使命感、责任心,他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要为公司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正是有这样一种使命感、责任心,所以当别人在抱怨干活儿多挣钱少而消极怠工的时候,齐瓦勃仍旧非常敬业,他独自热火朝天地干着,并在工作当中默默地积累着建筑经验,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自学着建筑知识。

一天晚上,工友们都在闲聊,只有齐瓦勃一个人躲在工地的一个角落里静静地看书。恰巧那天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开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不久,齐瓦勃就被升任为技师,然后又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25岁那年,齐瓦勃当上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身为总经理的齐瓦勃,每天都是最早来到建筑工地。这被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天才的工程师兼合伙人琼斯发现了,当时当琼斯问齐瓦勃:"你为什么每天总来这么早呢?" 齐瓦勃回答说:"只有这样,当有什么急事的时候,才不至于被耽搁。" 琼斯非常满意地点点头。

后来,琼斯发现齐瓦勃具有超人的工作热情和管理才能,于是毫不犹豫地提拔齐瓦勃做了自己的副手,主管全厂事务。两年后,琼斯在一次事故中不幸丧生,齐瓦勃便接任了厂长一职。几年后,齐瓦勃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

再后来,齐瓦勃终于自己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并创下了非凡的业绩,真正完成了他从一个普通的打工者到大企业家的成功飞跃。

齐瓦勃一直认为,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种使命感、责任心,要时刻想着为企业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私事一样做好。不可否认,促使齐瓦勃从一名建筑工人成为公司董事长的因素可能很多,但他的责任感也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责任心是一个人重要的品质。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讲,责任心能够让我们以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和事。所以,具有责任心的青少年往往能以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能以友好的方式与同伴相处,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周围发生的事情。

国内外有关教育专家研究发现,天才少年之所以聪明,是他们往往比平常儿童有更多的责任心,从而促进他们认真思考、有效学习。所以,责任心是导致天才少年学业突出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每一位青少年都应该具有这种重要的人格品质,因为这是优秀青少年必备的素质,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基石。

小贴士:

责任心是一种习惯性行为,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责任心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是做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需的;责任心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的催化剂。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当他具有了某些能力时,就要对相应的事情负责。一个充满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会因为这份承担而让生命更有分量。

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顾炎武

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论、行为、承诺等,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有人曾这样认为,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是为了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对工作、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对社会、对国家……这一切,都是我们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CCTV《实话实说》栏目曾做过一期节目,节目中的特约嘉宾讲述了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有一次,他到瑞士访问。在一个洗手间里,他听到隔壁小间里一直有一种奇特的声响。由于这声响时间过长,而且也过于奇特,因此不觉中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于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他通过小门的缝隙向里探望。然而,就是这一看让他惊叹不已。原来,小间里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修理马桶的冲水零件。他向前一问才知道,是这个小男孩上完厕所以后,因为冲刷设备出了问题,他没有把脏东西冲下去,因此他就一个人蹲在那里,千方百计地想修复那个冲刷设备。而他的父母、老师当时并不在他的身边。

这件事令这位嘉宾非常感慨: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竟然有如此强烈的负责精神,可以说这种负责精神已经渗透到了小男孩全身的每个细胞。从这个负责任的男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家庭教育是多么的成功。

无独有偶,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国内某著名高校浴室里,许多水龙头的水在哗哗地流着,在里面洗澡的有很多同学,正在进出浴室的也有很多同学,他们却没有一个人过问。后来,一个韩国留学生进来后,什么也没说,就把所有多开的水龙头都关掉了。什么原因呢?是责任,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

青少年朋友,面对这些,我们又想到了什么呢?是否想到了做人必须要有责任心呢?是的,我们也应该有这种责任心。我们青少年应该明白,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不仅是在学习和生活中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还要对关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以及老师负责。

我们每一位青少年都是社会的一员,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对国家、对社会负责。就让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瑞士那个可爱的小男孩已经做到了,我们要向他学习。

一个负责任的人,面对责任,无论大小,他都不会推卸,因为他知道负责任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责任也是一种付出,负责任的人在付出的同时会感到快乐,这种快乐会让我们的心胸豁然开朗,会让我们冷静,让我们成熟。

梁启超说:"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于我自己打主意要做的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在当今社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承担着多种不同的责任。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承担起各自的责任,社会生活才能竟然有序地进行,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可见,责任感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我们要重视自己责任感的培育,要让自己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小贴士:

青少年朋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所承担的一切责任感到自豪。如果我们想证明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勇敢地去承担责任。如果我们能够承担起来,那就不仅向自己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也向社会证明了自己能行,很出色。一个充满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会因为这份承担而让生命更有分量,让人生更精彩。

培养强烈的责任感

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美国)刘易斯

责任感的培养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有助于我们理解、体谅别人,疼爱别人,也有利于培养我们自治、自理能力,有助于我们关爱社会,担负重任,从而促使我们做一个对社会、民族和国家负责任的人。

另外,我们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将来工作的成败与生活的质量。如果想让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要从现在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自己。

但在当前,随着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似乎我们周围的人都在关心我们的智力和身体发育,而忽视了对我们进行责任感的教育。我们青少年从小都生活在父母、长辈的百般呵护下,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是小花朵。这样一来,不仅对于我们日后的成长、成才极为不利,而且从眼前来看,我们就已经产生了一些诸如做事不认真、条理性差、生活草率、目中无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骄傲、任性、自私、甚至粗暴、反抗、没有同情心等缺点,甚至还引发了忧郁、厌世、无聊等不良的心理状态。试想,如果我们投身到未来竞争与合作并存、机遇和挫折同在的社会中,恐怕没有不被淘汰的。

另外,我们很多青少年一遇到不好的事情,就千方百计寻找客观原因,总希望把责任推卸给别人,总是认为这些事都该由别人来承担,无论怎样都不愿积极主动地承担。可以说,形成这种性格绝非偶然,也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而是从小就养成的。如果我们不积极改正,就会对我们的未来生活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由此,我们要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必须养成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的习惯。那作为青少年一代的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呢?

首先,从小事做起。

培养自己强烈的责任感就不应该忽略身边发生的日常小事,小事往往会对责任心的养成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会遇到许多小事,我们一定要善于抓住这些点滴小事,正是这些小事给我们提供了培养责任心的机会。所以,我们要自己去完成、去锻炼。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是中国古代先贤的经验总结。我们从小学会做小事,长大才能做大事;从小知道为小事负责,长大才能主动为大事负责。

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勇于承担责任的良好品质。这样,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有所作为,并能愉快舒畅地生活!

其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一代,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这些都是自己分内的事情,千万不要再期望得到父母的帮助了。要知道,是该由我们自己承担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时候了。

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前提下,我们还应该明白,一个人只做好自己的事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帮助其他人做事。在家中,我们是家庭的一员,就有责任协助家人做一些家务事;在学校,我们又是班集体的一员,就有责任协助老师或同学做一些班集体的事。只有这样,我们将来才可能更好地为社会尽责,因为我们也有社会性,终究是社会的一员。

再次,学会关心他人。

关心他人也有助于责任心的培养,因为关心他人就是责任感的具体表现。我们要从关心自己的父母、亲人和家庭开始,要主动关心家里的老人、病人和年幼的弟弟、妹妹,在家庭生活的磨练中形成责任感,进而上升为对家庭、对父母以及对社会负责。只有对家人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的人,才会对他人、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

另外,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做点事,参加居民区的卫生、绿化劳动,在学校做好值日工作等等。在这些有意义的活动的实际锻炼中,我们会逐渐感受到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就会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要履行承诺。

我们要从小就学会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一旦许下的诺言,就要尽力去履行。自己承诺了别人的事情,即使不情愿做,也必须认真对待,这既是对别人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

小贴士:

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绝大多数都具备一种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会为他所承担的事情付出心血、付出劳动,他会为达到一个尽善尽美的目标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是一个善始善终的人。强烈的责任感会让我们为自己的承诺负责,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强烈的责任感是我们走向社会最关键的工作品质,正是这种品质,决定了我们会比别人做得更好。


孤独,并不是单纯地独自生活,也不是表面地独来独往。孤独,应该是一种对于自己不能融入群体的沮丧和恐慌。孤独者想了解他人,却不能如愿,同时,他也不被他人所了解。现代社会中,沟通和合作是成功的重要基础,所以,驱散孤独恐惧是必须的,一个孤独恐惧的人注定不能成功。

让自己融入群体

普通人都难以忍受孤独,处在逆境的人由于不信任任何人,对这种孤立更加敏感。

--(法国)巴尔扎克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要与他人交往。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交流信息、沟通思想、联络感情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际交往对于人的健康会产生协调和保健作用。人们通过彼此间的互相交往,诉说各自的喜怒哀乐,可以增进成员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协调人们之间的行为。一个人如果不会和他人正常交往和建立起人际关系,就无法立足于社会。

可见,交往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但我们有的青少年怕见生人,甚至与熟人谈话时都感到紧张和脸红,不愿到人多热闹的场合。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惶恐不安,出汗、心跳加快、手足无措、口齿不清等现象出现。通常,这种表现通常被别人误认为老实、听话、不顽皮。其实,这是自卑的外部表现,这些现象被称之为"社交恐惧"。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并能促进身心健康,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通常有许多人不能如愿,其中不乏外界因素的局限,也有个体自身心理方面的原因。

对青少年朋友来说,也有很多人不懂得怎样与人交往,不敢与人交往;有的则是由于性情的原因,不愿与人交往。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不合群"。

合群是人的一种性格特征,一个合群的人,既能够接受别人,同时也能被别人接受。合群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他们不封闭自己,愿意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理世界;同时,合群的人往往是善解人意,热情友好,因此,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很多知心的朋友。

人都是"社会性动物",自然应该合群。在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困居荒岛的鲁滨逊,一个人孤独生活了好几年。当他救下一个意外闯入岛上的黑人,并为他取名为"星期五"时,鲁滨逊显得很高兴,他终于有了交流的伙伴。后来,他终于有机会回到自己的国家,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之中,他更是高兴异常。

?也许有人说,合群只是庸俗人的行为,那我们来看这一位。明代大思想家、怪杰李贽,特立独行,同时不为世所容。他不能融入官场,于是辞官住在湖北黄安朋友家里。由于他坚持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不小心得罪了朋友当大官的哥哥,住不下去了。最后,只得避居麻城的龙湖芝佛院。

李贽虽然自诩高洁,但内心也充满了孤独感,他这样写道:"终日闭门,终日有欲见胜己之心也;终年独坐,终年有不见知己之恨也。"在这种状态下,他仍然盼望有知音知己,并不是自己刻意追求孤独。

?在现代社会活动中,每个人也都必须与他人交往,团结协作是交往不可缺少的条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沙赫特认为不合群与恐惧有关,合群能降低人们恐惧。事实证明,能合群的人,就比较容易与人合作,人际关系和谐,也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合群是融入群体生活的基础。

青少年问题专家通过调查发现,合群的青少年在无论是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还是人际交往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性格孤僻、不爱交往的人。

如果我们有性格孤僻、独来独往的表现,心目中就只会有自己,很少会想到别人。别人就会觉得我们不易相处,不易合作,最后影响学习、工作,也会影响自己人生的进步。如果不加以改正,我们将很难与人合作,有碍于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也会让自己感觉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导致做事退缩和心理孤独。长此以往,必将有碍于身心健康发展。

青少年朋友,我们要懂得,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在与人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如果缺乏与人交往的体会,我们的心理就会往另一个方向发展,变得对外界事物缺少兴趣,反应迟钝。所以,我们要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喜欢与他人交往,能同大家合得来,融入群体,这样才能走上成长的正轨。

小贴士:

人是社会性动物,一个人永远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必然时时都要与他人往来接触,交流沟通,产生联系。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人也离不开社会人群。所以,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就犹如鱼和水,必须和谐相处才能共赢。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是否能合群,是人际交往成败的最根本的条件。

沟通是交往的基础

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地谈心。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独。

--(美国)海明威

有专家指出:一个人的成功,20%靠专业知识,40%靠人际关系,另外40%需要观察力的帮助。而这40%的人际关系的基本来源就是有效沟通。试想,一个不能与人有效沟通的人,总是不能从社会交往中获得自信,久而久之,自然会对与人沟通、与人交流有所畏惧。

为了能够提高我们青少年与人合作的素质,让我们获得成功,就必须要学会不断地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技巧,随时有效地与他人接触沟通,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当下的学习中和未来的事业中取得成功。

对于在与人沟通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直接从社会技能入手,学会一套与人沟通所需的技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良好的沟通能力,让我们尽早掌握沟通的技巧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首先,拥有与人交往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于沟通来说非常重要,一旦有了自信以后,就会乐意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愿意与人交流沟通。纵观古今中外的成功者,他们之所以能够攀登事业的高峰,与其沟通能力是分不开的,而沟通能力又来自难以动摇的自信心,有自信才敢沟通。

自信心是青少年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很难想象一个缺乏自信的人能够真正做好与人沟通交流,如果连基本的沟通都做不好的话,又怎么谈成功地做事呢?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青少年,即使脑子很聪明,反应灵敏,也不会愿意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侃侃而谈。

其次,倾听也很重要。

询问是一种主动沟通的行为,尤其是在对方行为退缩,默不做声或欲言又止的时候,我们可以学会用询问的行为引出对方真正的想法,了解对方的立场以及对方的需求、愿望、意见与感受,以一个忠实听众的角色,来诱导对方发表意见,进而对自己产生好感,从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学会倾听就等于拥有了与人交往的一把金钥匙。一个善于倾听的人,注定会赢来更多的朋友和更多的关注。

第三,选择好沟通内容。

沟通时要把握沟通的内容,也就是对方真正的意图。选择好沟通的内容,才能直入主题,简洁高效。否则,纵使费上再多心思,付出再多努力,效果也不会好。我们要问自己,沟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吗?

第四,注意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沟通。

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是沟通成功的保障。如果我们用刚刚学到的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与人沟通的话,肯定不会达到想要的沟通效果。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他就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接着问他:"其价如何?"卖柴人也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他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柴的价钱。秀才听后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这次,卖柴人根本就没有听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平时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进行有效沟通。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要对说话的对象、时机要有所掌握,有时过分的修饰反而达不到想要完成的目的。

最后,沟通氛围很重要。

人际间的沟通应该是良性的,而良性的沟通就是心与心的真诚沟通,也是情感交流。这种沟通应当建立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和谐、融洽、平等的氛围是实现人与人之间良性沟通的必要条件。

沟通是一种必须,也是一种艺术,是需要我们认真体味、学习的一种能力。如果我们都能做到有效沟通,自然也就不会恐惧与人交往。沟通是合作的基础,我们要用心打好这个基础。

小贴士:

沟通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一个人如果畏惧与人沟通,并且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那么,他一定是孤独的,也是可悲的。一个对于沟通抱有恐惧心理的人,内心一定非常痛苦,因为,这个弱点会让他在当今社会寸步难行。

远离孤独有方法

一个人没有朋友固然寂寞,但如果忙得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可能更加孤独。

--(英国)罗兹

我们很多人也许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这就是孤独,远离了人群的孤独。很多时候,我们都害怕与人交往,有时甚至会莫名其妙地自我封闭。在心理学上,这种状态被称为闭锁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会产生一种感到与世隔离、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

心理专家认为,青少年产生孤独感的原因主要是独立意识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发展造成的。我们在慢慢走向独立的过程中,大多数都积极投入到与同龄人的交往中。但也有少部分人站在人群外观望,也许是对他人的行为不屑一顾,也许是害怕不安全,担心自己在某些方面会被人耻笑看扁。于是,持有封闭想法的人就小心地在心中构筑起一道屏障,闭锁了内心的秘密。

虽然不愿投入到人群中的举动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但这并不能抹煞孤独的感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随着我们脚步而越来越深。长时间的封闭、孤独的生活会让人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等,严重的甚至厌世轻生。作为我们青少年来说,应学会打破心理闭锁,消除内心的孤独感。

首先,必须要正确地评价自我。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自我评价与孤独状态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因为,一个自我评价过低的人,必然不敢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害怕遭到拒绝,日久天长从而陷入了孤独。不幸的是,孤独反过来又导致了更低的自我评价,在这样一个重视社会交往的现代社会里,一个自我评价过低的人,通常会因此进入孤独的恶性循环中,这是得不偿失的。所以,越是习惯于孤独、封闭的人,越应该对自己进行一番冷静、客观、合理的评价,注意发现自身的一些长处,以增强自己的自信。

其次,主动关心他人。

我们要学着主动亲近别人、关心别人。因为交往是一个互动互酬的过程,只要我们用真心对待他人,他人也一定会真诚地对待我们。如果我们能做到主动去关心他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社交面,也定会拥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孤独感自然会消退。

第三,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我们要想改变封闭的状态,就要着手去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平时,可以多参与些集体活动、体育活动,并经常抽出时间主动接触别人,逐渐改变自我封闭的生活方式。这种改变,也许会令我们发现许多有趣的人和事,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融入群体。?

第四,不能太过清高。

我们虽然不能自卑多虑,但是也不要自恃清高。一个处处以为自己别人高出一等的人,同样也不会受到大家的喜欢。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通过与人交往,我们要学着去学习他人的优点,不要只盯着别人的缺点,这样的话,我们很难取得进步。

最后,要辩证的看待"孤独"。

我们青少年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孤独"。研究表明,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轻微孤独并不是坏事,这能让我们沉浸于某一项兴趣中,并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正如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他们就是在孤独中去进行自己伟大的事业,是孤独保证了他们专心致志于一方天地,最后获得成功。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孤独",一个人可以主动地选择"孤独"。最重要的是,要有掌控"孤独"的能力。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孤独的体验。不同的是,有的人能够迅速融入新的人群中,孤独心理能够及时消除,从而获得新的生活。而有的人则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孤独心理可能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回影响学业、生活和身心健康。严重的,甚至造成抑郁症。

我们青少年要想获得幸福的生活,就一定要培养摆脱孤独、掌控孤独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与社会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小贴士:

人是社会的人,人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可以说,一个人如果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他的一生都将会在孤独、郁闷中挣扎度过。我们青少年要修正自己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诸如自卑胆怯、狂妄自大等弱点,真诚自信地与人交往,这样就会摆脱孤独的恐惧,收获珍贵的友谊。

消除交往的恐惧心

我认为克服恐惧最好的办法理应是:面对内心所恐惧的事情,勇往直前地去做,直到成功为止。

--(美国)罗斯福

在全球化成为21世纪重要特征的时代,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我们必须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共同工作。

我们青少年正处于交往需要最强烈的时期,正常、有效交往也是我们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由于交往经验、技巧的缺乏,加上我们心理不成熟等原因,在交往过程中就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现实中交往的恶性循环,甚至一提起人际交往,就有很多青少年显得十分排斥和恐惧。

16岁的雷蕾是个性格内向的中学生,平时除了上学,大部分时间都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也没有特别亲近的好朋友。一次,他非常郑重地对父母说,长大以后,他要找一个少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当个电脑程序设计师或是自由职业者,省得总和其他人纠缠,怪烦人的……

与他人相处,是现代社会一个正常发展的人最重要的行为活动,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生存能力。雷蕾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对于人际交往的恐惧心理。作为同龄人的我们,在面对人际交往中的挫折的时候,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之所以我们会出现交往恐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长期在群体交往中无法找到自信,是我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症结所在。所以,与其说我们表现出来的是社交恐惧,不如说是惧怕失败。对于我们来说,适当的训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消除"社交恐惧"呢?

首先,主动与最亲密的人交谈。

如果我们觉得主动与陌生人谈话需要太大的勇气,就先试着主动与亲人和较亲密的朋友交谈吧!先选择轻松愉快的话题交谈,这样可以放松我们的神经,习惯与身边人主动交谈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与人交谈并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其次,加强知识的学习。

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不愿与人交流,对交流抱有恐惧心理,主要是自己与别人的谈话不能有效进行下去。出现这种情形,一方面是精神过分紧张,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知识面过于狭窄,或对当前发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因此,作为青少年,我们要积极广泛地吸收各方面的常识,有了知识会帮助我们树立自信,克服羞怯。

第三,模拟想象法。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突然出现的状况感到无从应对。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就会造成我们心理上的压力,从此害怕与人交往。比如,人人都会有一些感到畏惧的人,我们可以通过想象,体会自己突然与他们相遇进行交流的场面。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体验紧张的情绪,给自己的情绪一个缓冲空间,反复训练后,便可把这种适应扩展到现实中去。

第四,自我调适法。

我们要明白,一个人没有可能也没必要把事事处理得特别完美,一时的失误并不能证明自己差。要学会自我调适,不要认为自己的每个失误都被别人尽收眼底,自己的错误总是"比天还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会整天都记得你的失误。所以,我们根本就没必要为了与人交往上的一点瑕疵,就对自己失去信心。

第五,运动帮助克服恐惧。

如果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出现害怕、紧张等状况时,可以强迫自己多做几次深而长的有节奏的呼吸,这可以使紧张心情得以有效缓解。除此之外,也可做一些运动来帮助自己稳定情绪。例如,将两脚平稳站立,然后把脚跟轻轻地提起,坚持6秒钟后放下,每次反复做50次,每日做3次,也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觉。

第六,学会放松自己。

对于性格较为内向、行为畏缩的青少年来说,要特别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开放、爽朗的个性特征,要创造一些时间和空间,试着丢弃各方面的烦恼,彻底放松自己,和大自然、亲人、同伴、小动物等建立亲近、密切又毫无压力的关系。

最后,求助于心理医生。

如果我们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社交恐惧,无法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身心发展,就需要求助于心理门诊。我们要端正看待心理诊疗的意识,正视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必要性和普遍性。

总之,我们青少年要学会与别人交往,并努力培养自己与人相处的品质和能力,这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当代青少年的必修课。如果我们能在平日里注意改正自己的交往恐惧心理,就一定会发现自己也能抛开恐惧,与人亲密相处,愉快交往!

小贴士:

生活在现代社会,社交恐惧已经成为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上的障碍。其实,社交恐惧犹如纸老虎一般,越躲着它,避着它,它越欺人太甚,只有蔑视它,挑战它,才有可能战胜它。我们青少年一定要摒弃害怕、畏惧的心理,端正交往心态,用一颗端正有力的心去面对生活,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我们的成长才会有更好的开始。

《18岁前应该克服的18种弱点》资讯列表: